浆糊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制作浆糊的原料

1、 淀粉是从植物中所取出来的,如米、麦、粟、番薯、菱藕等中的含量很多,它白色微有光泽,无臭无味,含有部分水份,加热到100度则水份尽行逸去,但如仍露置于空气中,日久仍能渐次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回复原状。它不溶于水、酒精及醚中,但如与水共热至50度左右,其细胞膜即破裂,膨胀长透明浆糊状物,如加热至160度以上时即变为糊精。制浆糊所用的淀粉,以小麦淀粉及大米淀淡化为最佳,因为这两种的粘着力较其它种淀粉为强。

2、 液体石碳酸即将九份固体石碳酸放在水浴上加热使其全部熔融后,再加入一份蒸馏水,随加随拌至全部均匀即成。石碳酸为无色细长的针状结晶,有特殊臭味,如露置于空气中,日久后能吸收水份而京戏成玫瑰红色,其腐蚀性极强,皮肤偶触及即被腐蚀而变为白色。它能溶于水、酒精氯仿甘油之中。

3、 稀硫酸是将四份水置容器中,然后将一份的浓硫酸徐徐滴入即成。制取稀硫酸或使用硫酸时均必须严格注意到,必须将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否则,如以水注入硫酸中必致发生巨量的热能而发生爆烈声,往往溅及皮肤至蒙其害,有时甚至于因容器受热不住而致于爆炸。纯硫酸是无色油状的液体,曾因绿矾蒸馏而取得,故称为矾油。完全无水的硫酸如遇冷却起结晶,市售的硫酸都不是纯的,普通都含有5—7%的水,还含有各种杂质,如氢氧化合物、砷、铅等,故均呈暗褐色,而非无色。硫酸吸收水份能力甚强,与水混合即起巨量的热,故千万不能将水滴入浓硫酸中而致爆裂。硫酸的用途极广,为一切酸类之冠,不仅为实验室中重要试剂,且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如硝酸盐酸、炸药、颜料等的制造,以及石油的精炼等工业中,均需应用硫酸。

4、 甘油为三价的洒精,常与高难度级脂酸混合而存于动物界中。甘油是制造肥皂时的副产品,将此项副产品提炼出后再蒸馏使浓,加入骨炭使脱色即成市售的甘油。纯甘油为无色、澄明的浓稠液体,无臭、味甘,与水及洒精交能任意混和,但不溶于醚、氯仿及二氧化碳中,置空气中能吸收水份而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也不蒸发,如加热则成黄褐色的烟雾而飞散,不再有固体物质存留。甘油能溶解皮肤色质,故用以制化妆品以保肤,工业上用以制造防腐剂药品、油墨以及炸药等。

5、 糊精是淀粉的分解产物,依理只要将淀粉加热至160度以上即可得,但工业上均应用淀粉加酸热法制取,其方法即是取淀粉10份,加1份10%的稀硝酸调匀、晒干,然后置油浴上加热至140度至150度左右,取其一部分入水使成水溶液,然后取碘溶液少许加入,如已呈葡萄酒似的红色即可取出,筛出应用。在此温度下制成的颜色洁白即白色糊精,如再继续加热或时间加长或温度加高,则所制成的即变为黄色而成黄色糊精,糊精即为白色或黄色无晶形的干燥粉末,能溶于等量的水中,粘着力极强。


制造香糊或化学浆糊配方

1、 面粉100、清水100、浓硫酸2、甘油1—5、水杨酸3、洒精少许。先交浓硫酸徐徐注入清水中,使之变成稀硫酸,再将面粉徐徐加入,以竹棍搅拌至溶解均匀,如有小块即以指揉破,使成薄糊状,再放在炉火上慢慢加热,不断搅拌到渐成透明的液体时,再加甘油和以酒清溶解了的水杨酸,冷却后即可装瓶。

2、 白色糊精20、明矾30、水30、甘油2、液体石碳酸1。

3、 淀粉1、水7、明矾0.3、防腐剂(如石碳酸)及香料各少许。以上均采用热制法,每公斤淀粉可制成160克的浆糊约30盒,经济效益显著。


浆糊的制作和使用

一、关于制糊用药问题 用药之目的是为了“去蠹”,此法由来已久。史料中所载,染纸以黄檗树汁、雌黄,制糊以乳香、花椒,画橱内存放麝香木瓜等,都是为了防蛀。制糊施以香料,不但防蛀,还可起防霉之效。而当今装裱者,大都因嫌太麻烦而将制糊入药的工序取消了,这种作法令人担忧。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制作浆糊方法,在用药上加少量的薰陆香和蜂蜡,效果也非常好。这种浆糊因其色呈半透明状,故很适宜托裱画心或镶补之用。”制作浆糊加蜂蜡的说法实属欠妥,而且蜂蜡也无法与浆糊相融合。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淠国公家背书画入少蜡,要在密润,此法得宜。”这里“入少蜡”绝非将蜂蜡加入浆糊中,而是采用一种叫“硬黄”的纸来覆背。因“硬黄”是以黄檗汁和蜂蜡涂染加工而成,以含有蜂蜡的“硬黄”“背书画”,可使裱件更加“密润”。后来此法又演化为擦蜡砑光的工序,其目的同样是使裱件更加“密润”,卷舒自如而不磨损画面。

二、关于制糊用矾问题 在淀粉水中施矾的目的是促使淀粉更好地沉淀。制糊时加矾并非为了防腐,其目的有三:一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染绫绢可防止退色;二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心可固定书画的墨色;三是采用加矾的浆糊镶活可避免镶缝开绽。笔者认为,不论装裱新书画还是揭裱或修复古旧书画,都应慎重用矾。如果用矾过多,就会使裱件(包括书画心)矾化,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还给日后的揭裱造成了难度,于书画的长期传世极为不利。

三、关子制糊的生熟问题 "制糊偏生者粘度强,但易腐,偏熟者不易腐,但粘度低。”其中偏生者易腐,偏熟者不易腐确是常理,但偏生者粘度强,偏熟者粘度低的观点则有失偏颇。实则浆糊越熟者其粘度越强,而偏生者则相反。不排除在天气低温时节,制作过熟、过稠的浆糊经冷却后犹如熟蛋青一般,但不意味着这样的浆糊就失去了应有的粘度,关键在于如何调制。关于浆糊的生熟问题,拙著《书画装裱艺术》一书中曾有阐述:“冲制浆糊要十分注意火候和稠稀度,如果冲得过稠和过熟,其浆性太大,并往往含有小疙瘩,不易调配,影响使用;如果冲得偏生或偏稀,其粘性不足,且容易发酵,同样影响使用。冲制浆糊的生熟程度和稠稀程度也要因季节而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浆糊应冲得稍熟一点,因较稀和火候较欠的浆糊更容易发酵;而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浆糊可冲得稍稀一些,火候稍欠一些,才便于使用。”

四、关子浆糊的存放时间问题 刚制作的浆糊不能马上使用,这是业内的常识。但究竟存放多少时间才能使用?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要求:“夏裱制糊十日之前,春秋制糊一月之前。”当今著述中也都强调制糊一个星期后方可使用。笔者认为这仅是理论上的概念。如果在高温季节(包括春末和秋初)所制作的浆糊,纵是天天换水浸泡,七天以后也难免不发酵变质,更谈不上存放十日或一个月了。实践证明,浆糊制作后的第三天即可使用,而对裱件的质量并无大碍 。


浆糊的包装可以比较随便,但如用瓶包装,为便利用户起见,每瓶附上一支用塑料或细竹作管的涂抹笔直更佳。制浆糊如能依据科学方法,可使它不易干燥,不易发臭发霉。制作香糊,就是在原料中加入甘油,使之保持湿润;加入明矾及液体石碳酸,用以杀菌、防止腐变。其粘性好又经久不坏、气味芬香、应用极广。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