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渣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5:29 2010年4月28日由Foodbk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水样中含有的物质可分为溶解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两类。水蒸发后残余物称为残渣.残渣分为总残渣(总蒸发残渣)、总可滤性残渣(溶解性蒸发残痘)、总不可滤性残渣(悬浮物)三种。

残渣的数量与蒸发温度有密切关系,因为烘干时可因有机物的挥发、机械吸着、水或结晶水变化气体挥发等而造成损失,但也可因氧化作用而使重量增加.此外还与蒸发时间有关.一般烘干的温度为103—105℃.

总残渣

总残渣系指水样中分散均匀的悬浮物质与溶解性物质之和。取定量的水样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在103—105℃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即为总残渣量。

式中:A—残渣及蒸发皿恒重(g); B—蒸发皿恒重(S); V—水样体积(m1)。

总可滤性残渣

过滤性残渣指能通过过滤器,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把经过滤除去悬浮物的水样于蒸发皿中蒸发至干,然后烘至恒重。其操作方法、计算方法同前。

总不滤性残渣(悬浮物,SS)

水样经过滤剩留在过滤器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非过滤残渣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队微生物及无机组分的不溶化合物等,计算方法同前。

地面水存在悬浮物,使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呼吸代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含大量无机、有机悬浮物,易堵塞管道污染环境,因此,为必测指标。 ----

残留的渣滓。比喻残存的坏人:残渣余孽。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