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榛子

榛子属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L.)植物。我国榛属植物有8个种两个变种。其中平榛野生资源分布广,量大。 植物

一、分布区域

我国北方有丰富的野生榛,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约有榛林166.7万亩,年产榛子2500万公斤以上,畅消国内外,但由于缺乏管理及野生榛坚果小,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缓慢。

国外,西亚,欧洲地中海沿岸,北美等国家栽培欧榛已有700多年历史,有许多优良品种,为国际贸易市场四大坚果之一。

为发展我国榛树栽培业,自20世纪70年代始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欧榛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实生驯化培训出适于我国栽培的新品种,与原产我国的平榛经种间杂交,还培育抗寒,丰产,大果的杂交新品种。这些品种(系)适于我国北纬36°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与其气候相似地区栽培,近年有较大发展。

二、栽培意义

榛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榛子果仁据分析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8%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榛油中溶解有维生素C,VE,V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种工业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树皮及果苞含单宁(8.5%~14.5%)可制鞣皮物质和烤胶,榛叶可养蚕。木材可用制手杖,伞柄等。

三、栽培特点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实空粒和瘪仁率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①繁殖育苗时要选优良母树;②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③加强管理营养充足。

四、采收,贮藏加工及市场

榛子坚果成熟期与种类,品种及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从雌花授粉到坚果成熟需147天~176天。由于同一株树外围及顶部的坚果先成熟,下部及内膛较晚,生产中应分期采收。采摘的带苞榛子,堆积发酵1~2天,用棒敲击脱壳,除杂,干燥即为商品榛果。

榛子贮藏要求低温,低氧,干燥,避光,适宜气温15℃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暗光,否则脂肪转化而产生“哈喇味”不能食用。我国榛子加工业还很落后,如意大利榛子加工分5大类,产品几十种,不仅带壳炒食,果仁制酱,还是多种糖果,食品的高档原料。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榛子市场的前景很大。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