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5:51 2011年10月1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14 2012年2月1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27行: | 第27行: | ||
- | [[溶解]]情况:溶解度(20℃)水6g/L,微溶于[[已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 + | [[溶解]]情况:溶解度(20℃)水6g/L,微溶于[[已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
当前修订版本
英文名称:AMISTAR,
分子式:C22H17N3O5
分子量:403.4
CAS号:131860-33-8
密度:1.34(20℃)
熔点:116℃
蒸气压:1.1E-7(25℃)
毒性LD50(mg/kg):急性经口:大小鼠大于5000,鹌鹑大于2000。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对兔眼睛和皮肤轻微刺激,
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推荐剂量下于田间施用对其它非靶标生物均无不良影响。
性状:纯品为白色固体
溶解情况:溶解度(20℃)水6g/L,微溶于已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用途: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它对几乎所有真菌纲
(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用于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对这些作物安全。
制备或来源:以本杨醛或邻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再与二氯嘧啶、取代苯酚反应即得
备注: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11~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