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丙醇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57 2011年8月1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新页面: {{subst: Reagent}})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8:58 2011年8月10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其它) |
||
(2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 |||
第1行: | 第1行: | ||
==简介== | ==简介== | ||
- | {{{1}}} | + | 3-氯丙醇 |
+ | |||
+ | 英文名:1-Chloro-3-hydroxypropane | ||
+ | |||
+ | 中文名:3-氯-1,2-丙二醇 | ||
+ | |||
+ | 分子式:C3H7ClO | ||
+ | |||
+ | 结构简式:ClCH2CH2CH2OH CAS No.: 627-30-5 | ||
==理化性质== | ==理化性质== | ||
- | {{{2}}} | + | 外观: 无色澄明液体 |
+ | |||
+ | 物化性质: 沸点 165℃ ; | ||
+ | |||
+ | 相对密度: 1.1309 ; | ||
+ | |||
+ | 折射率: 1.4459 ; | ||
+ | |||
+ | 闪点: 73℃ ; | ||
+ | |||
+ | 溶解性: 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 ||
==其它== | ==其它== | ||
- | {{{3}}} | + | 储存:远离明火、密封、通风储存 |
+ | |||
+ | 毒性:致癌物 | ||
+ | |||
+ | 形成机理: | ||
+ | |||
+ | 是大豆脂肪在强酸下断裂水解而成甘油,而丙三醇([[甘油]])在强酸或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HCL取代醇羟基而生成氯丙醇,以3-氯-1,2-丙二醇为主。 | ||
+ | |||
+ | 生活中应注意: | ||
+ | |||
+ | 在选购[[酱油]]时需要注意,尽量购买有标注“酿造酱油”字样的酱油,配制酱油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三氯丙醇(配制酱油在生产时会添加一定量的酸水解植物蛋白,酸水解植物蛋白是由大豆经酸水解得来,大豆中含有丙醇,丙醇上的三个羟基在酸水解过程中被氯离子取代,生成致癌物三氯丙醇),而酿造酱油在理论上是不会生成3-氯丙醇的。 | ||
[[Category:化学试剂]] | [[Category:化学试剂]] |
当前修订版本
[编辑] 简介
3-氯丙醇
英文名:1-Chloro-3-hydroxypropane
中文名:3-氯-1,2-丙二醇
分子式:C3H7ClO
结构简式:ClCH2CH2CH2OH CAS No.: 627-30-5
[编辑] 理化性质
外观: 无色澄明液体
物化性质: 沸点 165℃ ;
相对密度: 1.1309 ;
折射率: 1.4459 ;
闪点: 73℃ ;
溶解性: 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编辑] 其它
储存:远离明火、密封、通风储存
毒性:致癌物
形成机理:
是大豆脂肪在强酸下断裂水解而成甘油,而丙三醇(甘油)在强酸或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HCL取代醇羟基而生成氯丙醇,以3-氯-1,2-丙二醇为主。
生活中应注意:
在选购酱油时需要注意,尽量购买有标注“酿造酱油”字样的酱油,配制酱油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三氯丙醇(配制酱油在生产时会添加一定量的酸水解植物蛋白,酸水解植物蛋白是由大豆经酸水解得来,大豆中含有丙醇,丙醇上的三个羟基在酸水解过程中被氯离子取代,生成致癌物三氯丙醇),而酿造酱油在理论上是不会生成3-氯丙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