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散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蛋散,广东省著名的传统小吃,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

  在粤语中即是胆小怕事或不成气候没出息的小人物,取其"不够刚硬"之特征·

  定义

  蛋散,蛋馓的俗称,有的还称之为翻角

  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

  介绍编

  1、广东小吃。以香脆著称

  2、引申。以形容不学无术,无用之人。因蛋散易碎,在粤语中也用于指代人,即是胆小怕事或不成气候没出息的小人物,取其"不够刚硬"之特征,多为贬义。

  传说编

  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着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后来人们把小方块改良,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块中间下一刀,卷起做成麻花似的更加好看。

  做法

  材料:用了中筋粉1斤;鸡蛋5个;猪油3汤匙;蒜蓉5个;黑芝麻和白芝麻若干;南乳5块;盐若干; (可以按照比例适当的调整)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揉成面团,醒15分钟;

  2、面团分成4份,擀成薄片,再切成长条;

  3、长面条从中间切开,交叉穿过成蛋散状;

  4、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即可。

  春节蛋散的做法:

  1、将云吞皮对剪成2半;

  2、1/2张云吞皮;

  3、将1/2张云吞皮对折,剪刀剪开三条线,请注意长短的区别;

  4、剪开后,1/2张云吞皮的样子,中间有三条被剪开的口子;

  5、将其中的一条边穿过中间的长口子;

  6、穿过之后的造型;

  7、加工成形的蛋散放到7成热的油锅里面炸到金黄;

  8、在干净的锅里加入一小汤匙的水和400g左右的白沙糖,待到砂糖全部熔化,用筷子粘了锅里的砂糖浆放到清水里面,糖浆不融化仍然可以粘在筷子上,并能够拔一点丝的时候,就可以用筷子夹着炸好的蛋散,粘上一面糖衣,一面就够了免得太甜,粘好糖衣的蛋散放到大容器里冷了就可以吃了。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