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的定义本章中与叙述。对该定义应从四方面加以理解和认识。即骨量改变、骨结构改变、骨强度改变和骨折部位。 骨质疏松分为三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有分为Ⅰ型(亦称高转换或绝经后型骨质疏松),以骨吸收增加为主。Ⅱ型(亦称低转换或老年型骨质疏松),以骨形成减少为主。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方法基本上以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减少为依据。

二、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随年龄呈指数形式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同样随年龄呈指数上升。我国13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协助组根据人群骨密度累积下降率的规律,利用综合评分法对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预测,我国患有一度以上的骨质疏松症人数约为6320万人,占总人口的5.6%。

三、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一)钙对骨质状况的影响

钙摄入不足可能妨碍青少年骨质正常发育。提高钙摄入可以使儿童青少年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增加。老年人因钙摄入和钙吸收功能降低,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钙丢失加速。

(二)其他营养素对骨质状况的影响

与骨代谢有关的营养素:①磷 增加膳食中磷的摄入量可以降低钙的肠道吸收。特别是高磷低钙的膳食对处于骨质增长期的儿童青少年可能会妨碍骨质正常生长发育,而对于钙吸收和转运低下的老年人,则可能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加速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②维生素D 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够延缓骨质丢失和骨折发生率。③蛋白质 蛋白质大量摄入时可使尿钙排泄量增加。而经尿丢失过多的钙与骨量减少和髋骨骨折率升高有关。④其他还有膳食纤维、氟、维生素A、维生素C 、微量元素硅和硼等。

四、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

从营养角度预防骨质疏松的重点应放在保持骨质峰值,延缓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而出现的骨质丢失速率上。再注意平衡膳食,保证足够热能、蛋白质的基础上,提供充足的钙摄入量十分重要。从长远考虑45~50岁以上的所有人都应保证1000mg/d以上的钙摄入。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