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

   五倍子蚜虫在寄主植物复叶的叶轴、叶翅和小叶上营瘿繁殖成的疣状虫瘿的总称。又名盐肤子、乌倍子、盐梅子、酸倍等。主产于中国,是传统出口产品;朝鲜、日本、印度也有少量出产。

   五倍子因五倍子蚜生于木上而得名。《山海经·中山经》中已有“木”的记载。古时倍与同音。早在古籍中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五倍子的形状、采集、药用价值,以及鞣革、染色等记载。

   生产  取得五倍子有3个基本条件:五倍子蚜虫、夏寄主植物(盐肤木类)和冬寄主植物(提灯藓属)。五倍子蚜虫要在夏寄主植物上营瘿,在冬寄主植物上越冬,缺少其中之一就结不出五倍子。

   五倍子蚜虫  同翅目蚜总科瘿棉蚜科五节根蚜亚科的蚜虫。分类学上有 6 属 17种。在中国主要有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圆角倍蚜(Nurudea sinica)、倍花蚜(N.shiraii)、红倍花蚜(N.rosea)、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蛋肚倍蚜(K.ovati-rhusicola)、枣铁倍蚜(K.ensignallis)、蛋铁倍蚜(K.ovogallis、米倍蚜(Meitanaphis microgallis)、红小铁枣蚜(M.elongallis)、倍蛋蚜(Melaphis paitan)、铁倍花蚜(Floraphis meitanensis)和周氏倍花蚜(F.choui)等。分为有翅型和无翅型。有翅型又分有翅孤雌蚜和性母蚜;无翅型又分性蚜(有雌、雄之分)、干母蚜和无翅孤雌蚜(又叫干雌)。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在两年内完成,为全周期型。在生活周期中蚜虫有转主寄生的习性称异寄主型。以角倍蚜的生活史(图1)为例:早春当夏寄主植物萌发幼芽时,性母蚜羽化,由冬寄主飞迁到夏寄主植物树干下部,1~2天内产完性蚜即自行死亡。由性蚜出现到雌、雄成蚜交配产下干母蚜,历时约23~29天。干母蚜刺伤夏寄主叶细胞泌出乳汁,逐渐膨长成疣状虫瘿。它在瘿内约经30天,即开始孤雌繁殖3代:第1、2代为无翅孤雌蚜,第3代为有翅孤雌蚜。9 、10月间,虫瘿自然爆裂,有翅孤雌蚜成蚜飞迁到冬寄主上行无性繁殖。幼小蚜虫在冬寄主茎上分泌蜡质,形成白色的蜡球包住整个虫体而越冬。在整个世代内。在瘿外生活的虫型为性母蚜和性蚜;在瘿内生活的为无翅孤雌蚜;瘿内、外皆生活的为干母蚜和有翅孤雌蚜。整个瘿外生活期为200~240天左右,瘿内生活期为120~160天左右。各虫型世代发生期的早迟和历时长短,因产区自然条件而异。角倍蚜自然分布区的一般特点是雨量多(1000~1300毫米以上)、湿度大(年相对湿度大于80%)、日照少(年日照量小于1200日照小时)。性母蚜翅化迁飞期的适宜温度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