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1:23 2009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Soy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11:03 2009年4月1日) (编辑) (undo)
Soyn (Talk | 贡献)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芽痕(bud scar )出芽法繁殖的酵母,在其生长的子细胞脱离母体后,于母细胞上留下一个肥厚的环状隔壁的痕迹,称为芽痕。与此相对应的子细胞上的隔壁的痕迹称为[[产痕]](birth scar)。因芽痕能很好地被樱草灵(pr-imuline)等荧光色素染色,故可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芽痕(bud scar )出芽法繁殖的[[酵母]],在其生长的子细胞脱离母体后,于母细胞上留下一个肥厚的环状隔壁的痕迹,称为芽痕。与此相对应的子细胞上的隔壁的痕迹称为[[产痕]](birth scar)。因芽痕能很好地被樱草灵(pr-imuline)等荧光色素染色,故可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出芽无固定位置(多极性),因在同一地方不会出二次芽,所以根据芽痕数可以知道此酵母菌的出芽次数。但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等,只在相对的两端出芽(二极性),所以可以见到芽痕的重叠。而裂殖酵母菌只在细长的细胞之一端分裂,所以芽痕在细胞上呈环状残留。在曲菌等的分生孢子发芽时也可看到芽痕。+[[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出芽无固定位置(多极性),因在同一地方不会出二次芽,所以根据芽痕数可以知道此酵母菌的出芽次数。但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等,只在相对的两端出芽(二极性),所以可以见到芽痕的重叠。而裂殖酵母菌只在细长的细胞之一端分裂,所以芽痕在细胞上呈环状残留。在曲菌等的分生孢子发芽时也可看到芽痕。
-[[category:Y]]+[[category:Y]][[category:生物]][[category:真菌]]

当前修订版本

芽痕(bud scar )出芽法繁殖的酵母,在其生长的子细胞脱离母体后,于母细胞上留下一个肥厚的环状隔壁的痕迹,称为芽痕。与此相对应的子细胞上的隔壁的痕迹称为产痕(birth scar)。因芽痕能很好地被樱草灵(pr-imuline)等荧光色素染色,故可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出芽无固定位置(多极性),因在同一地方不会出二次芽,所以根据芽痕数可以知道此酵母菌的出芽次数。但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等,只在相对的两端出芽(二极性),所以可以见到芽痕的重叠。而裂殖酵母菌只在细长的细胞之一端分裂,所以芽痕在细胞上呈环状残留。在曲菌等的分生孢子发芽时也可看到芽痕。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