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9:25 2007年8月3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0:48 2007年12月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Violin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7行: 第7行:
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 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
-【鉴别】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鉴别】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定殖】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定殖】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分布】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栖。 +【分布】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栖。
【[[生态]]习性】 【[[生态]]习性】
-1、栖息与活动: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1、栖息与活动: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2、对[[环境]]的[[适应性]] +2、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 ①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
-②对[[温度]]的适应: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最适温范围为25-30℃,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高于32℃生活不正常。 +②对温度的适应: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最适温范围为25-30℃,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高于32℃生活不正常。
③对水中[[溶解氧]](DO)的要求: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强,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 ③对水中[[溶解氧]](DO)的要求: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强,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
-④对海水pH值的适应:[[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2左右,但虾塘pH值多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④对海水pH值的适应:[[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2左右,但虾塘pH值多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人工养殖】-赵利田 【人工养殖】-赵利田
-一、虾池[[条件]]:日本对虾养殖池池底以沙泥底质为[[最好]],水深应在1米以上,盐度要求在15%以上。+一、虾池条件:日本对虾养殖池池底以沙泥底质为最好,水深应在1米以上,盐度要求在15%以上。
二、放苗准备 二、放苗准备
-1.虾池消毒。在虾池进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对虾池[[彻底]]消毒,杀灭池中全部野杂[[鱼类]]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为75公斤/亩~100公斤/亩。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1.虾池消毒。在虾池进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对虾池彻底消毒,杀灭池中全部野杂鱼类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为75公斤/亩~100公斤/亩。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2.虾池进水。放苗前10天左右,经过水滤网向虾池内注水。滤网用60目网片制成,[[水位]]应视天气状况而定,如果天气稳定,宜进水50厘米~60厘米,[[便于]]水温上升,促进虾的生长,如[[天气]]不稳定,则应深一些,[[减少]]水温波动。+2.虾池进水。放苗前10天左右,经过水滤网向虾池内注水。滤网用60目网片制成,水位应视天气状况而定,如果天气稳定,宜进水50厘米~60厘米,便于水温上升,促进虾的生长,如天气不稳定,则应深一些,减少水温波动。
-3.虾池[[施肥]]。一般应在放苗前7天~10天[[选择]]晴天进行施肥,虾池进水50厘米~80厘米,每亩施氮1ppm、磷0.1ppm。如果是[[新塘]]可适当混用一些鸡粪等[[有机肥]],[[加速]][[浮游藻]]类的繁殖,鸡粪用量为3公斤/亩~5公斤/亩,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繁殖]]较好的虾池,对虾在养殖前期体长3厘米以内时基本可以不投[[饲料]]。+3.虾池施肥。一般应在放苗前7天~10天选择晴天进行施肥,虾池进水50厘米~80厘米,每亩施氮1ppm、磷0.1ppm。如果是新塘可适当混用一些鸡粪等有机肥,加速浮游藻类的繁殖,鸡粪用量为3公斤/亩~5公斤/亩,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繁殖较好的虾池,对虾在养殖前期体长3厘米以内时基本可以不投饲料。
-三、选苗及运输 :投放虾苗应在[[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虾苗以就近购买为宜,如果是必须空运的虾苗,应在运苗前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快装、快运、快放,尽量[[控制]][[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就近]][[购买]]的虾苗体长在1厘米以上为好,空运的虾苗体长在0.8厘米左右为好。虾苗的体质应健康[[活泼]]、[[规格]]整齐。+三、选苗及运输 :投放虾苗应在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虾苗以就近购买为宜,如果是必须空运的虾苗,应在运苗前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快装、快运、快放,尽量控制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就近购买的虾苗体长在1厘米以上为好,空运的虾苗体长在0.8厘米左右为好。虾苗的体质应健康活泼规格整齐。
-四、虾苗[[投放]]:放苗时尽量选晴天无风的[[日子]]。风不大时也可放苗,但[[必须]]在上风处放苗,[[育苗]]池水盐度和虾池水的[[盐度]]差不大于3‰,水温差不大于2℃,如[[大于]]上述数值,应[[经过]]缓苗处理后再将虾苗放池中。放苗密度在1万尾/亩~1.5万尾/亩。+四、虾苗投放:放苗时尽量选晴天无风的日子。风不大时也可放苗,但必须在上风处放苗,育苗池水盐度和虾池水的盐度差不大于3‰,水温差不大于2℃,如大于上述数值,应经过缓苗处理后再将虾苗放池中。放苗密度在1万尾/亩~1.5万尾/亩。
-五、养成[[管理]]:+五、养成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以肥水为主,视水质肥度情况和[[水色]]的[[变化]],逐日向池内添水,每日添加3厘米~5厘米或3日~4日加水15厘米~20厘米,[[保持]]池内生态平衡。到虾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将池水添到1米以上,养殖中期由前期的“肥水”转为“活水”,一般日换水量15%~20%。养殖后期视水质[[污染]]情况,可适当加大换水量。+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以肥水为主,视水质肥度情况和水色的变化,逐日向池内添水,每日添加3厘米~5厘米或3日~4日加水15厘米~20厘米,保持池内生态平衡。到虾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将池水添到1米以上,养殖中期由前期的“肥水”转为“活水”,一般日换水量15%~20%。养殖后期视水质污染情况,可适当加大换水量。
-2.投饵。 虾苗前期生长主要靠池内的[[天然]]饵料来维持,中、后期投料以人工颗料饵料为主,无论是[[自制]]还是外购的饵料,其蛋白质含量均应高于[[中国对虾]]用[[配合]]饵料,最好在50%[[以上]],以[[确保]]日本对虾正常生长。投饵[[时间]][[应在]]晚上,以每晚8时和凌晨1时为最佳。一般情况下可在[[晚上]]8时投日投饵量的70%,凌晨投30%。+2.投饵。 虾苗前期生长主要靠池内的天然饵料来维持,中、后期投料以人工颗料饵料为主,无论是自制还是外购的饵料,其蛋白质含量均应高于中国对虾用配合饵料,最好在50%以上,以确保日本对虾正常生长。投饵时间应在晚上,以每晚8时和凌晨1时为最佳。一般情况下可在晚上8时投日投饵量的70%,凌晨投30%。
-养殖前期可用小吊网,中、后期可用旋网[[定量]]法测定池中虾的总[[重量]],然后确[[定日]]投饵量。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克~5克时投饵量为体重的7%~10%;5克10克时为4%~7%;10克~20克时为3%~4%。+养殖前期可用小吊网,中、后期可用旋网定量法测定池中虾的总重量,然后确定日投饵量。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克~5克时投饵量为体重的7%~10%;5克10克时为4%~7%;10克~20克时为3%~4%。
-3.日常观测。日常观测是日本对虾养成过程中的基本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3.日常观测。日常观测是日本对虾养成过程中的基本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虾摄食情况:摄食情况[[反映]]饵料是否适当,底质和水质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与[[健康]]。+(1)对虾摄食情况:摄食情况反映饵料是否适当,底质和水质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与健康。
-(2)对虾生长情况:[[生长]]情况的[[观测]]主要有[[成活]]率和平均体重的估测、[[体重]]测定和蜕壳情况等。+(2)对虾生长情况:生长情况的观测主要有成活率和平均体重的估测、体重测定和蜕壳情况等。
-(3)对虾活动情况 :根据日本对虾[[生活]]习性[[观察]]其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如对虾不潜沙,活动力下降,[[反应]][[迟钝]],[[浮头]]或在水面[[打转]]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对虾活动情况 :根据日本对虾生活习性观察其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如对虾不潜沙,活动力下降,反应迟钝,浮头或在水面打转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虾池底质和水质情况 :包括池底[[颜色]]和气味,[[水质]][[指标]]和[[日常]][[检测]]等。+(4)虾池底质和水质情况 :包括池底颜色和气味,水质指标和日常检测等。
-4.防病 。日本对虾养成中后期,每10天~15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改善]]池水的理化[[因子]]。预防病害发生,生石灰用量为15ppm~20ppm。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制成药饵,可预防[[细菌]]病,添加量一般为配饵的1‰。近年来,在[[日本对虾]]的[[养成]][[过程]]中病毒性[[白斑病]]也时有发生,对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预防的[[手段]]来[[减缓]]发生,如投喂优质饵料,增强对虾[[体质]],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人参]][[皂苷]]等免疫增强[[物质]],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4.防病 。日本对虾养成中后期,每10天~15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改善池水的理化因子。预防病害发生,生石灰用量为15ppm~20ppm。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制成药饵,可预防细菌病,添加量一般为配饵的1‰。近年来,在日本对虾的养成过程中病毒性白斑病也时有发生,对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预防的手段来减缓发生,如投喂优质饵料,增强对虾体质,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人参皂苷等免疫增强物质,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
 + 
 +六、收获: 虾长到80尾/公斤~100尾/公斤时,可以出虾。收获的方法采用插陷网的方法收虾,陷网插入池内后,应及时检查陷网内虾的密度,防止虾密度过大造成死亡。
-六、收获: 虾长到80尾/公斤~100尾/[[公斤]]时,可以出虾。[[收获]]的方法采用插陷网的[[方法]]收虾,陷网[[插入]]池内后,应及时检查陷网内虾的[[密度]],防止虾密度过大造成[[死亡]]。  
[[category:水产]] [[category:水产]]
[[category:甲壳类]] [[category:甲壳类]]

00:48 2007年12月1日的修订版本

日本对虾

1530210.jpg

Penaeus (Marsupenaeus) japonicus Bate

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

【鉴别】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定殖】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分布】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栖。

生态习性】

1、栖息与活动: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2、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

②对温度的适应: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最适温范围为25-30℃,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高于32℃生活不正常。

③对水中溶解氧(DO)的要求: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强,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

④对海水pH值的适应: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2左右,但虾塘pH值多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人工养殖】-赵利田

一、虾池条件:日本对虾养殖池池底以沙泥底质为最好,水深应在1米以上,盐度要求在15%以上。

二、放苗准备

1.虾池消毒。在虾池进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对虾池彻底消毒,杀灭池中全部野杂鱼类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为75公斤/亩~100公斤/亩。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2.虾池进水。放苗前10天左右,经过水滤网向虾池内注水。滤网用60目网片制成,水位应视天气状况而定,如果天气稳定,宜进水50厘米~60厘米,便于水温上升,促进虾的生长,如天气不稳定,则应深一些,减少水温波动。

3.虾池施肥。一般应在放苗前7天~10天选择晴天进行施肥,虾池进水50厘米~80厘米,每亩施氮1ppm、磷0.1ppm。如果是新塘可适当混用一些鸡粪等有机肥,加速浮游藻类的繁殖,鸡粪用量为3公斤/亩~5公斤/亩,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繁殖较好的虾池,对虾在养殖前期体长3厘米以内时基本可以不投饲料。

三、选苗及运输 :投放虾苗应在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虾苗以就近购买为宜,如果是必须空运的虾苗,应在运苗前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快装、快运、快放,尽量控制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就近购买的虾苗体长在1厘米以上为好,空运的虾苗体长在0.8厘米左右为好。虾苗的体质应健康活泼规格整齐。

四、虾苗投放:放苗时尽量选晴天无风的日子。风不大时也可放苗,但必须在上风处放苗,育苗池水盐度和虾池水的盐度差不大于3‰,水温差不大于2℃,如大于上述数值,应经过缓苗处理后再将虾苗放池中。放苗密度在1万尾/亩~1.5万尾/亩。

五、养成管理:

1.水质管理。养殖初期以肥水为主,视水质肥度情况和水色的变化,逐日向池内添水,每日添加3厘米~5厘米或3日~4日加水15厘米~20厘米,保持池内生态平衡。到虾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将池水添到1米以上,养殖中期由前期的“肥水”转为“活水”,一般日换水量15%~20%。养殖后期视水质污染情况,可适当加大换水量。

2.投饵。 虾苗前期生长主要靠池内的天然饵料来维持,中、后期投料以人工颗料饵料为主,无论是自制还是外购的饵料,其蛋白质含量均应高于中国对虾用配合饵料,最好在50%以上,以确保日本对虾正常生长。投饵时间应在晚上,以每晚8时和凌晨1时为最佳。一般情况下可在晚上8时投日投饵量的70%,凌晨投30%。

养殖前期可用小吊网,中、后期可用旋网定量法测定池中虾的总重量,然后确定日投饵量。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克~5克时投饵量为体重的7%~10%;5克10克时为4%~7%;10克~20克时为3%~4%。

3.日常观测。日常观测是日本对虾养成过程中的基本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虾摄食情况:摄食情况反映饵料是否适当,底质和水质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与健康。

(2)对虾生长情况:生长情况的观测主要有成活率和平均体重的估测、体重测定和蜕壳情况等。

(3)对虾活动情况 :根据日本对虾生活习性观察其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如对虾不潜沙,活动力下降,反应迟钝,浮头或在水面打转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虾池底质和水质情况 :包括池底颜色和气味,水质指标和日常检测等。

4.防病 。日本对虾养成中后期,每10天~15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改善池水的理化因子。预防病害发生,生石灰用量为15ppm~20ppm。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制成药饵,可预防细菌病,添加量一般为配饵的1‰。近年来,在日本对虾的养成过程中病毒性白斑病也时有发生,对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预防的手段来减缓发生,如投喂优质饵料,增强对虾体质,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人参皂苷等免疫增强物质,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

六、收获: 虾长到80尾/公斤~100尾/公斤时,可以出虾。收获的方法采用插陷网的方法收虾,陷网插入池内后,应及时检查陷网内虾的密度,防止虾密度过大造成死亡。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