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22 2007年12月1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Renren12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5:35 2011年3月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4行: | 第14行: | ||
理化性质: | 理化性质: | ||
- | ①紫胶:为暗褐色透明薄片或粉末,脆而坚,无味,稍有特殊气味,熔点115~120℃,软化点70~80℃,相对密度1.02~1.12。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 | + | ①紫胶:为暗褐色透明薄片或粉末,脆而坚,无味,稍有特殊气味,熔点115~120℃,软化点70~80℃,相对密度1.02~1.12。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 |
②漂白紫胶:为白色无定形颗粒状树脂,微溶于醇,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及乙醚。 | ②漂白紫胶:为白色无定形颗粒状树脂,微溶于醇,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及乙醚。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名称: 紫胶
英文名称: Shellac
别名: 虫胶
详情: 结构式:本品主要成分为油桐酸(约40%)、紫胶酸(约40%)、虫蜡酸(约20%)以及少量的棕榈酸、肉豆蔻酸等。 油桐酸(C16H23O5):HOCH2(CH2)6CHOH CHOH(CH)6COOH
紫胶酸(C15H20O6):
理化性质:
①紫胶:为暗褐色透明薄片或粉末,脆而坚,无味,稍有特殊气味,熔点115~120℃,软化点70~80℃,相对密度1.02~1.12。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
②漂白紫胶:为白色无定形颗粒状树脂,微溶于醇,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及乙醚。
来源与制法:
①紫胶:将紫梗粉碎、过筛、洗色后干燥成颗粒状,用酒精溶解,过筛,真空浓缩后压成片状。
②漂白紫胶:将紫胶溶解在碳酸钠水溶液中,用次氯酸钠漂白,稀硫酸沉淀(如需脱蜡先冷却使蜡释出),分离、干燥而制得。此外,尚可进一步滤除蜡后制成漂白无蜡紫胶。
毒理学依据:
①LD50:鼠口服大于15 g/kg(bw)。
②GRAS:FDA-21CFR 7301。
用途与注意事项:被膜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用于巧克力、威化饼干,最大使用量为0.2g/kg。
鉴定方法: 取本品50mg,加几滴由3mL硫酸与1g钼酸铵组成的溶液,即产生绿色。当用氨水中和时,即变成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