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3:24 2009年3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Soy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7:08 2009年3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奶酪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3行: 第13行:
特性: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早在战国时代,已开始采摘了。野生在田埂、水沟等阴湿处。蕺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半匍匐状态,上部分直立,高为30~60厘米,茎下部匍甸地面,节上生根,茎常现紫红色,整个植株带有鱼腥气味。叶为卵形或心脏形,长5~7厘米、宽4~6厘米。叶全缘,略似甘薯叶。叶脉有茸毛,叶面光滑,叶表面暗绿色,背面紫红色。基部出五脉,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叶片互生。夏季茎有分枝,着花于顶部,花小,淡黄色或淡绿色;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花穗长1.5~2厘米,柄长1.5~3厘米,花序下苞片4枚,白色或淡绿色。花小而密,花无被。蒴果近圆形,顶端开裂。根为肉质根,白色有节,根的长度与地上部分茎的长度成正比,根茎为圆形,粗0.3~0.5厘米,节间长1~3厘米,节上有少许须根,每节都能萌发芽,每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植株,根嫩而脆,微辣带腥。 特性: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早在战国时代,已开始采摘了。野生在田埂、水沟等阴湿处。蕺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半匍匐状态,上部分直立,高为30~60厘米,茎下部匍甸地面,节上生根,茎常现紫红色,整个植株带有鱼腥气味。叶为卵形或心脏形,长5~7厘米、宽4~6厘米。叶全缘,略似甘薯叶。叶脉有茸毛,叶面光滑,叶表面暗绿色,背面紫红色。基部出五脉,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叶片互生。夏季茎有分枝,着花于顶部,花小,淡黄色或淡绿色;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花穗长1.5~2厘米,柄长1.5~3厘米,花序下苞片4枚,白色或淡绿色。花小而密,花无被。蒴果近圆形,顶端开裂。根为肉质根,白色有节,根的长度与地上部分茎的长度成正比,根茎为圆形,粗0.3~0.5厘米,节间长1~3厘米,节上有少许须根,每节都能萌发芽,每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植株,根嫩而脆,微辣带腥。
-用途: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栎素,现代医学证明,栎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利尿、强心、通肠、调整血压,使毛细血管畅通,预防脑坏死和动脉硬化。历代医家主要用于治疗肺痈、肺脓疡、肺炎、肺癌、慢性气管炎等一系列肺系疾病。 +用途:[[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栎素]],现代医学证明,栎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利尿、强心、通肠、调整血压,使[[毛细血管]]畅通,预防脑坏死和动脉硬化。历代医家主要用于治疗肺痈、肺脓疡、肺炎、肺癌、慢性气管炎等一系列肺系疾病。
蕺菜的新鲜茎叶有独特的药味,加热或干燥后,味道会减轻,所以干燥后才用来泡茶。每天饮用蕺菜茶能够利尿、通便,改善水肿,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强化毛细血管。与柿叶或薏苡混合冲泡,更能享受到特别的风味。 蕺菜的新鲜茎叶有独特的药味,加热或干燥后,味道会减轻,所以干燥后才用来泡茶。每天饮用蕺菜茶能够利尿、通便,改善水肿,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强化毛细血管。与柿叶或薏苡混合冲泡,更能享受到特别的风味。
-蕺菜是传统常用的消毒药草,有抑制毒素等10种药效,所以又称为“十药”。捣碎生的叶子,可用来治疗足癣、蓄脓症。榨出来的汁也可直接用来敷青春痘。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 +蕺菜是传统常用的[[消毒]]药草,有抑制毒素等10种药效,所以又称为“十药”。捣碎生的叶子,可用来治疗足癣、蓄脓症。榨出来的汁也可直接用来敷青春痘。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
-1、抗菌作用:鱼腥草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μg/ml。 +1、抗菌作用:鱼腥草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μg/ml。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
-3、免疫增强作用: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3、[[免疫]]增强作用: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4、利尿作用:因含大量钾盐和槲皮甙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起利尿作用。 4、利尿作用:因含大量钾盐和槲皮甙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起利尿作用。
第28行: 第28行:
功效:解毒、利尿、强化血管、抗菌、杀菌,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蓄脓症、皮肤病、便秘。 功效:解毒、利尿、强化血管、抗菌、杀菌,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蓄脓症、皮肤病、便秘。
-[复方]<br>+[复方]
-解除便秘,使皮肤光滑 蕺菜1匙 老鹳草1/2匙<br> +解除[[便秘]],使皮肤光滑 蕺菜1匙 老鹳草1/2匙
好喝且对畏寒有效的茶 蕺菜1匙 粗茶叶1/2匙 好喝且对畏寒有效的茶 蕺菜1匙 粗茶叶1/2匙
[[category:J]][[category:植物]] [[category:J]][[category:植物]]

07:08 2009年3月20日的修订版本

蕺菜别名侧耳根、鱼腥草、赤耳根,属三白草科蕺草属,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茎、叶、根可凉拌、炒食或作汤,也可腌渍或制作蕺菜茶、酒、汽水等系列保健饮料。 蕺菜 科别:三白草科蕺草属

别名:侧耳根、蕺儿根、菹菜、鱼腥草

学名:Houtluynia cordata Thunb.

利用部位:全草

产地: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喜马拉雅、爪哇、日本、琉球

特性: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早在战国时代,已开始采摘了。野生在田埂、水沟等阴湿处。蕺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半匍匐状态,上部分直立,高为30~60厘米,茎下部匍甸地面,节上生根,茎常现紫红色,整个植株带有鱼腥气味。叶为卵形或心脏形,长5~7厘米、宽4~6厘米。叶全缘,略似甘薯叶。叶脉有茸毛,叶面光滑,叶表面暗绿色,背面紫红色。基部出五脉,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叶片互生。夏季茎有分枝,着花于顶部,花小,淡黄色或淡绿色;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花穗长1.5~2厘米,柄长1.5~3厘米,花序下苞片4枚,白色或淡绿色。花小而密,花无被。蒴果近圆形,顶端开裂。根为肉质根,白色有节,根的长度与地上部分茎的长度成正比,根茎为圆形,粗0.3~0.5厘米,节间长1~3厘米,节上有少许须根,每节都能萌发芽,每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植株,根嫩而脆,微辣带腥。

用途: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栎素,现代医学证明,栎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利尿、强心、通肠、调整血压,使毛细血管畅通,预防脑坏死和动脉硬化。历代医家主要用于治疗肺痈、肺脓疡、肺炎、肺癌、慢性气管炎等一系列肺系疾病。 蕺菜的新鲜茎叶有独特的药味,加热或干燥后,味道会减轻,所以干燥后才用来泡茶。每天饮用蕺菜茶能够利尿、通便,改善水肿,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强化毛细血管。与柿叶或薏苡混合冲泡,更能享受到特别的风味。

蕺菜是传统常用的消毒药草,有抑制毒素等10种药效,所以又称为“十药”。捣碎生的叶子,可用来治疗足癣、蓄脓症。榨出来的汁也可直接用来敷青春痘。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74毫克,53毫克。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

1、抗菌作用:鱼腥草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μg/ml。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

3、免疫增强作用: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4、利尿作用:因含大量钾盐和槲皮甙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起利尿作用。

功效:解毒、利尿、强化血管、抗菌、杀菌,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蓄脓症、皮肤病、便秘。

[复方] 解除便秘,使皮肤光滑 蕺菜1匙 老鹳草1/2匙 好喝且对畏寒有效的茶 蕺菜1匙 粗茶叶1/2匙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