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蒿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种中文名: 黄蒿 种拉丁名: 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 种别名: 东北茵陈蒿、猪毛蒿 形态特征: 一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90厘米,带紫褐色,有多数开展或斜升的分枝。叶密集,长圆形,长1.5—3.5厘米,二或三回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条形或毛发状,常密被柔毛;上部叶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极多数,下垂,在茎及侧枝上排列成圆锥花序;总苞近球形,直径1—1.2毫米,边花5—7朵.雌性,能育,盘花4朵,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5一0.7毫米。 地理分布: 黄蒿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y甘肃、宁夏、青海各省、区;国外分布在蒙古、苏联、日本、朝鲜、印度北部,欧洲也有分布。 生物生态特征: 黄蒿是一、二年生短袖根植物,通常在4月开始生长,8月开花,8月末至9月初结实,9月中旬成熟。根系不甚发达,在沙地上主根有时深入4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而在石质丘陵坡地上,根深仅达20厘米左右,侧根较发达。黄蒿属于温带旱生或中旱生草本,性耐干旱和寒冷。适生于丘陵坡地、河谷、河床固定沙丘、沙质草地、干山坡等沙质土壤上,在轻度盐渍化的土壤上生长尚好。黄蒿常是第一年在雨季由种子形成幼苗,然后越冬,第二年在水分条件适宜时开始迅速生长。在过度放牧地上能大量繁生。多雨年份常可滋生繁茂,在草原上,有时掩盖常见的禾草背景而形成适于用制干草的植丛,广泛地分布于草原和荒漠地带,是夏雨型一年生层片的主要组成植物。在撂荒地上,黄蒿群落是植彼恢复过程的第一阶段,生长茂密。 饲用价值: 黄蒿为中等饲用植物。青鲜状态绵羊、山羊和骆驼稍食,干枯后乐食或喜食。牧民反映,羊最喜食,食后易上膘。乌与牛采食较差,青鲜时稍采食,花期不食,干枯后又稍食。在开花期刈制的干草各种家畜均乐食。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牧民,常在多雨年份川割贮备,作为冬春幼畜的补喂饲草。据在内蒙古地区测定,黄蒿的可食性系数如表118—1。黄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它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在花期以后则下降甚多,灰分的含量较少。其化学成分如表118一2。本种可作放牧利用,在花期可刈制于草。此外,黄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幼苗可入药,有消炎利尿作用,能治黄疫性肝炎。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