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鹊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Tapiscia sinensis Oliv.

中文名 银鹊树

拉丁科名 Staphyleaceae

中文科名 省沽油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

现状 稀有种。银鹊树又名瘿椒树,星散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由于结实相隔期间长,天然更新能力弱,以及自然林木累遭砍伐,植株日益减少。

海拔下限(米) 400

海拔上限(米) 1800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8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淡灰褐色,浅纵裂;小枝暗褐色,有皮孔,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达30厘米;小叶5-9,卵形或长卵形,长6一14厘米,宽4一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被乳头状白粉点,两面无毛或脉腋被毛。圆锥花序腋生,雄花与两性花异株,雄花序长达25厘米,两性花的花序长约10厘米;花小,黄色,有芳香,花等,花瓣具缘毛;雄花具退化雌蕊;两性花的花曹5浅裂;花瓣5;雄蕊5,伸出花外;子房1室,胚珠1枚,花柱长过雄蕊。浆果状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6一7毫米,熟时紫黑色。

特性 分布区的气候多属温凉高湿,年平均温10--14℃,年降水量除个别分布点外,多在1600毫米左右,夏季凉爽,7月平均温22—25℃,空气湿度大,平均相对湿度80%。土壤为山地黄壤至黄棕壤,呈酸性,pH值4.5—5.5,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一般在4--8%。群落外貌主要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常与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等一些树种混生。为偏阳性树种,喜生于山谷、山坡与溪旁湿润肥沃的环境。幼树阶段较耐阴,但不耐高温与干旱。一般前期生长较快,20龄前,高生长每年平均达60厘米,直径生长达0.8厘米,以后逐渐缓慢。据东部分布点的物候观察,冬芽3月上旬萌动,中旬开始膨大,4月上旬展叶,花6m7月开放,果实9--10月成熟。10月中旬叶渐变黄,至下旬开始落叶,11月中旬以后全部脱落。

保护价值 银鹊树为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对研究我国亚热带植物区系与省沽油科的系统发育,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木材材质轻软,纹理直,刨面光滑,易加工,可作家具、板料。树姿美观,秋叶黄色,又可作园林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 在分布区内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如武夷山、天目山、井冈山、张家界、金佛山、梵净山等),应将银鹊树列为保护对象,其它产区也应采取保护措施,控制采伐,积极开展人工繁殖。浙江、江西等省的植物园、树木园已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9至10月采种,次年2月中旬条插,4月中、下旬发芽,场圃发芽率一般为35%左右,当年生苗可达1米左右,翌年春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山腰以下向阳缓坡。还可在4--5月用扦插法育苗。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