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蚕茧

silkworm cocoon

  通常指桑蚕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保护层包括茧衣、茧层和蛹衬等部分。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可用于制药及提取蛹油,并可作鱼和家畜的饲料。

  形成和形态结构 熟蚕上蔟后,先吐丝做成松乱的茧衣;然后头胸部开始有规则地摆动,吐出呈~形或∞字形的丝圈,积15~25个丝圈成1个丝片;经过不断地更换位置,形成许多重叠的丝片,由丝胶粘着,构成丝缕间具有许多微小孔隙的茧层。茧层上的丝缕称茧丝(见蚕丝)。由外及里完成茧层后,蚕体显著缩小,摆动缓慢,吐丝失去规律性,最后在茧层内腔形成松乱的极薄丝层,称蛹衬,即完成吐丝结茧过程。蚕茧有椭圆形、椭圆束腰(花生)形、球形和纺锤形等不同形状。蚕体不健康、蔟具结构不良或上蔟方法不当时,会发生有蔟具印痕的柴印茧、由 2条蚕共同结成一茧的双宫茧以及黄斑茧、内印茧等畸形茧和次茧。茧有白、黄、淡红、淡绿和肉红等色,生产上大多用白茧。有色茧的色素,可经脱胶精练除去。茧层结构,主要决定于结茧时的环境:多湿时茧层紧硬,茧表皱纹粗大明显;过干时茧层松软,茧表皱纹少或不明显。前者缫丝时茧丝易切断,后者易使丝状成畸形,影响丝质。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