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学名:Mikania micrantha

  英文名:South American Climber,Mile-a-minute Weed

  分类:属菊科(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enia)多年生草本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特征: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其茎细长,匍匐或攀援,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花白色,管状,檐部钟状,有香气,五齿裂;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梗纤细。薇甘菊兼有性和无性两面种繁殖方式。在秋冬时温度低於20℃就会进行有性繁殖方式,冬天开花植物不多,薇甘菊在此季节成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其籽料相当微小,瘦果黑色,冠毛白色,每籽粒不过0.1毫克,可随风飘流迁移到遥远之地。乘风传播扩散其种子是薇甘菊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薇甘菊的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枝株,故薇甘菊的英文名称又叫“一分钟一英里”。这形象比喻了其快速的生长和扩散。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生成环境中,薇甘菊特别易于生长。薇甘菊常见于被破坏的林地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水库和沟渠或河道两侧。薇甘菊的源产地在中美洲,在那里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薇甘菊入侵后,因无天敌制约而造成祸害。   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薇甘菊是喜阳性植物,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年均温度在21℃以上,其以土壤生态环境的要求很低在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全部覆盖其他植物后,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使该植物窒息死亡。薇甘菊对于6~8米高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风景林的几乎所有树种都有严重威胁,运用攀援全部覆盖限制光合作用以及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又重手段来杀死其寄生的树木,造成成片树林枯萎死亡。典型的入侵事件是薇甘菊侵袭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中伶仃岛,使该岛自然保护区内460公顷林木中80%受到薇甘菊的危害,造成严重灾难性危害的面积高达80公顷。该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600多只猕猴以及穿山甲、蟒蛇等重点保护动物,这些猕猴赖以为生的香蕉、荔枝、龙眼、野生橘以及一些灌木和乔木都被薇甘菊大片覆盖,难以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它们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危及到岛上红树林、狒猴以及鸟类的生存。世纪之交,广东省、深圳市和珠海市多次组织人工拔除薇甘菊,但收效不大,薇甘菊往往失而复来。现在试图开展化学防治和寻求薇甘菊天敌来综合治理。   在薇甘菊横行的树林里引种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让它寄生在 薇甘菊的嫩枝、嫩叶、嫩茎上面,汲取薇甘菊的营养供它自己生长。最后的结果 是树林里有少量的薇甘菊存在,也有少量的菟丝子存在,但对森林不构成危害。 深圳的科研人员经过5年科研攻关,找到了抑制薇甘菊蔓延的有效方法。   薇甘菊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草之一。专家估算,我国珠三角一带每年因为薇甘菊泛滥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约在5-8亿元。近几年,薇甘菊在深圳的内伶仃岛、红树林保护区等地蔓延。由于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还 不十分了解,人工清除后薇甘菊又不断生长,没有好的办法对其进行根除,如深圳内伶仃岛大片树林被薇甘菊覆盖,导致树木枯死,栖息在树林中的猕猴因此而受到威胁。   现在科研人员用田野菟丝子抑制薇甘菊,内伶仃岛上的薇甘菊 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专家在对珠三角本地植物普查过程中又意外发现,当地土生土长的树种黄伞枫也可以有效抑制薇甘菊蔓延。黄伞枫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来 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在内伶仃岛上,通过种植这两种植物,并配合专用农药的使用,薇甘菊危害的面积已由原来的5.54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 3.3平方公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