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毒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别名】茶毛虫,毒毛虫,摆头虫。

【目科】鳞翅目,毒蛾科。

【学名】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醇、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区。

【危害对象】山茶、荣、油茶、柑橘等花木。

【危害征状】以幼虫食害叶片、嫩枝皮及花蕾;幼虫体上有毒毛,人体触及,引起皮肤红肿奇痒。

【形态特征】

(1)成虫:雌蛾体艮8~1 3毫米,翅展26~36毫米,琥珀色;前翅除前缘、翅尖和臀角外,均密布有深褐色鳞片。顶角黄色区内有黑点2个。后翅除外缘和缘毛外,均散生茶褐色鳞片。腹来具黄色毛丛。雄蛾较小,体长6~10毫米,翅展20-28毫米;黄褐至深茶褐色,有季节性变化;前翅前缘、翅尖及臀角黄褐色或浅茶褐色;腹末无丛毛。

(2)卵:扁球形,直径约0.8毫米,高0.5毫米,黄白色;卵块椭圆形,数十粒至百余粒集成一起,上覆有黄褐色厚绒毛,长8~12毫米,宽5~7毫米。

(3)虫:不同龄的欧出,形态有些不同。末龄幼虫体长20毫米,头部褐色,体黄色,圆筒形;胸部三节较细,体背面两侧各有两条褐色带状线。各体节背和侧方有几个黑色毛瘤,瘤上簇生黄色毒毛。

(4)蛹:圆锥形,长7-10毫米,黄褐色,末端有钩状刺一束,约20多根;蛹外有丝质薄茧;茧黄色,长12-14毫米。

【发生规律】全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温度不同而异;有的一年2代,多的一年可发生5代。江、浙、皖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各代发生比较整齐.无世代重叠现象。在安徽,幼虫在4月上旬到6月中旬发生,成虫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发生。第二代产卵在7月上旬到7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在7月中旬到9月下旬,成虫羽化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成虫产越冬卵。成虫白天伏于叶背或隐蔽处,夜间交尾、产卵;有趋光性。卵粒排列成块,外覆有绒毛。每头雌成虫产卵量一般100~200粒。卵块除产在植株中、下部老叶背面外,也有产在枝杆、枯叶或杂草上的。未交尾的雌成虫也产卵,但卵块小,或散产,卵不能孵化。卵的孵化期.一般在最早的卵块孵化后5天左右出现。同一卵块的卵.常在一天内孵化完。幼虫六七龄;一二龄时,在叶背食害而留下上表皮,三龄后食量明显增大,虫体多沿叶片边缘咬食成缺刻,或将叶片全部吃光仅留下叶柄;严重时,可将花蕾和嫩枝皮部都吃掉。幼虫一至三龄时,有群集性,常数十头至百余头聚集在叶背。三龄以后开始分散危害。幼虫有成群迁移到另外枝叶上危害的习性,迁移时.一头在前,其余列队尾随而行。有吐下垂习性;幼虫早晚在枝条上部叶片上取食,中午到中、下部叶片上危害。夏天中午阳光强烈时,幼虫常躲在植株基部阴暗处,傍晚再爬到上部枝叶上取食。幼虫老熟后成群到附近土缝中,落叶或表土下结茧化蛹。入土化蛹的,其深度一般为1.5~6.0厘米,茧常数个或数十个聚集在一起。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主要是摘除越冬卵块,可在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间进行。捕杀幼虫,幼虫群集时,可摘除虫叶并将虫踩死。

(2)药剂防治:在幼虫期,喷施40%乐斯本乳剂1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 000倍液。

(3)生物防治:喷施苏云金杆菌-Bt乳剂;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卵期寄生的茶毛虫黑卵蜂和赤眼蜂,幼虫期有茶毛虫绒茧蜂、茶毛虫瘦姬蜂、毒蛾瘦姬蜂等;还有细菌性软化病及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