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栽培技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苜蓿别名黄花苜蓿、菜苜蓿、金花菜等,为豆科一二年生草木植物,原产印度、欧美等地。由主要作绿肥或饲料,逐步发展成蔬菜食用。

一、形态特征

苜蓿根系浅,根有根瘤。茎基部分枝,平卧或斜生地面,上部直立生长,株高约30~80厘米。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或倒心脏形,先端钝圆或稍凹,叶缘上部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灰绿色,叶长1~1.5厘米,托叶细裂,叶柄纤细。总状花序,腋生,每花序有黄色蝶形小花2~6朵,长7~8毫米,荚果螺旋形,有钩状刺,含种子3~7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2.8克。

二、生长环境

苜蓿性喜冷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2~17℃,高于20℃或低于10℃时植株生长缓慢;耐寒性强,-5℃低温下叶片冻死,翌春温度回升后萌芽生长。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黏土或冲积土为宜,中性土壤种植较好。

三、栽培技术

1.播种期 苜蓿虽春秋两季均可栽培,但秋季生长旺,品质好,以秋季栽培为主,.可于7~9月分期播种,8月至翌年3月陆续采收。春季可于2~5月播种,4~7月陆续采收。

2.整地播种 苜蓿为浅根系,种子细小,所以整地要精细,深耕15~20厘米,以利于出苗。多采用高畦栽培,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春末秋初温度高时播种不易出苗,应浸种催芽,并加大播种量。一般采用撒播或条播,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0~15千克。

3.肥水管理 出苗前每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加快出苗。在天气干旱时,出苗前不能断水,约4~5天就可出苗。出苗后注意经常灌水。幼苗有2片真叶时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约10千克,以后每采收1次施1次肥,一般于采收后2天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采收后立即追肥,因伤口未愈合,苜蓿易腐烂。

4.采收 早秋播种的约25天后即可开始采收,可采收4次,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产量约1000千克;晚秋播种者能采收 3次,播种较晚的只能采收2次,每667平方米产量600~700千克;早春播种的在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约30~35天,可采收3次,每667平方米产量约500千克;播种较晚的只能采收2次,每667平方米产量400千克左右。收获时要使茎叶留得短而整齐,特别是第一次采收,一定要收割得"低"而"平",以利于以后的采收和产量的提高。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