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芥菜籽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植物的种子,其种类有黑芥籽、黄芥籽和白芥籽、褐芥籽等三种。传统医学认为:芥菜籽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功擅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阴疽肿毒等病。《本草纲目》记载历代医家常用之治疗常见病及顽痰怪症。近年来研究发现,芥菜籽中含有异硫氰酸酯、芥酸、酚类物质、菲丁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理功能。芥菜籽加工的产品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调味品。因此,本文对芥菜籽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进行论述,以便进一步开发利用芥菜籽资源。

1 芥菜籽营养和化学成分

1.1 一般营养成分 芥菜籽及其产品一般营养成分见表1。芥菜籽含23%~30%的蛋白质、29%~36%的脂肪油、12%~18%的碳水化合物,微量成分包括矿物质(4%)、香精油(异硫氰酸酯0.8%~2.3%)和酚类化合物。已加工的芥末粉通常富含脂肪油(30%~42%)和蛋白质(30%~35%)。相对而言,麸产品含较少的油和蛋白质(分别为7%和13%~16%),但富含纤维(15%)。

1.1.1 芥菜籽油和脂肪酸 芥菜籽脂肪油的含量达32%~36%,芥菜籽油主要脂肪酸是芥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烯酸、棕榈酸(表2)。芥酸占芥菜籽油总脂肪酸含量的18%~51%。白芥菜籽含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芥酸)和较低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值得注意的是芥菜籽油含有9%~15%ω-3脂肪酸,比通常使用的蔬菜油含量更高(低芥酸菜子,10.5%;大豆,7.8%;玉米,1.5%)。芥酸(C22:1)为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很高的烟点(217℃)。这个特性使芥酸能耐高的煎炸温度,并在室温下仍呈液体状。

吴国欣等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白芥菜籽(Sinapis alba)乙醚提取物,结果从白芥菜籽醚提物中鉴定了12种脂肪酸,它们分别是月桂酸(0.03%)、豆蔻酸(0.24%)、十五烷酸(0.09%)、棕榈油酸(1.43%)、棕榈酸(6.51%)、亚油酸(34.80%)、硬脂酸(2.67%)、α-亚麻酸(13.01%)、油酸(11.9%)、十九烷酸(1.46%)、花生酸(1.40%)、芥酸(21.51%)。

1.1.2 蛋白质

芥末籽和粉含高达30%左右的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芥菜籽粗粉其氨基酸组成见表3。与其它油籽相比,芥菜籽蛋白含较高的赖氨酸和硫氨基酸。从芥菜籽提取蛋白质需要钝化墨芥子硫苷酸酶,以防止异硫氰酸酯的形成和辣味产生。

1.1.3 矿物质

芥菜籽富含磷、钙、钾、镁,数量分别为0.56%~0.76%、0.4%~0.47%、0.68%~0.76%和0.28%~0.29%。鉴定的其它矿物质包括铁、钠、锌、锰、铜、钡、铝和锶。白芥菜籽钠的含量仅有15ppm。

1.2 化学成分

1.2.1 异硫氰酸酯(ITCs) 芥菜籽和低芥酸芥菜籽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芥子苷。高含量的芥子苷在芥末中是期望的,由于它们是风味成分的前提,也称之为“香精油”。当芥菜籽粉碎后,与液体(如水、醋或葡萄汁)接触,黑芥子硫酸苷酶(硫葡萄糖苷葡萄糖水解酶,EC3.2.3.1)水解芥子苷生成异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是精制芥末产品香辣味的主要来源,但结构不同,风味不同。橙褐色的芥末会释放出挥发性的成分,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能产生尖刻的味感和催泪的香气,与辣根所制的调味剂相似。黄色芥末会释放出非挥发性的成分4-羟苄基异硫氰酸酯(PHBIT),在调味品中它会引起辣感。

1.2.2 多糖

当黄色芥菜籽接触水后,籽的表面变稠。如果湿润后的籽立即干燥,一些籽就会黏结在一起。这种现象是由于黄色芥末籽黏液(YMM)的出现。粘液沉积在籽衣的表层,实际上是在高温环境下渗出的结果。肉眼可以看到粘液从浸在水里的籽中释放出来。如果把变湿的籽干燥,粘液在籽的表面形成一白色层。

黄色芥菜籽黏液由50%的纤维素及酸性多糖组成,多糖水解形成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和甲氧基。另外的研究显示,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是主要成分,木糖、葡萄糖、麦芽糖、鼠李糖是次要成分。Theander等发现,芥菜籽黏液含39.3%的葡萄糖、25.4%的阿拉伯糖、17.9%的半乳糖、7.5%的麦芽糖、4%的木糖和1%的果糖。Cui等显示,粗黏液含80.4%的碳水化合物、4.4%的蛋白质和15%的灰分。渗析后,灰分的含量减少到4.8%,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由80.4%提高到91.1%。单糖中,葡萄糖(23.5%)是主要的中性糖,其次是半乳糖(13.8%)、鼠李糖(3.2%)、阿拉伯糖(3.0%)、木糖(1.8%),同时含有14.7%的糖醛酸。 王自军等采用微波技术从白芥菜籽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为4.114%。

2 芥菜籽成分的生理特性

2.1 抗微生物特性

异硫氰酸酯具有很强的抗细菌和真菌能力。Isshiki测试了AITC对许多品种的酵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抑制能力,被测试微生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抑制。Isshiki还测定了AITC使不同微生物在培养皿上无菌生长的最小浓度(MIC)。

ITCs的抗微生物活性本质上是不同的。例如异硫氰酸苯甲酯、β-异硫氰酸苯乙酯、m-异硫氰酸甲氧基苯甲酯、p-甲氧基异硫氰酸苯甲酯等化合物比脂肪族的ITCs有更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然而,AIT和苯基异硫氰酸酯两者都对致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三株革兰氏阴性菌无效,但在同等水平下却能抑制酵母和真菌的生长。Delaquis和Mazza最近研究了食品致病菌的产生,结果显示气态AIT的效果依赖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微生物生长的抑制浓度为500ng/ml以上。沙门氏菌和单核李氏特菌致死数量的对数正比于AIT的浓度,但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改变。一些ITCs如BIT在体外呈现出抗生物活性,并且作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药物来销售。

2.2 防癌性

芳香族的ITCs对动物的各种癌具有抗性,如胃癌、肝癌、乳腺癌、贲门窦癌、肺癌和食道癌。

饮食中的致癌物包括PAHs、HAs和亚硝胺,这些致癌物需要通过代谢活化作用才能导致DNA损伤和癌症。而其代谢活化作用是通过I相酶催化而产生的。许多证据表明提高组织中Ⅱ相解毒酶水平能够降低组织对化学致癌物的敏感程度。Ⅱ相解毒酶包括:醌氧化还原酶(Q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环氧化物酶和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等。这些酶能够将有毒物转化为亲水物质,然后将其从体内排除。它们还能增强机体对活性氧的抵抗力。

ITCs能够有效地防止饮食中的多种致癌物如多环芳烃、杂环胺和亚硝胺所引起的DNA损伤和癌症。其机制是通过抑制I相还原酶活性和诱导Ⅱ相酶的产生来解毒和加速致癌物的排泄。

2.3 抑制血小板聚集

Humagai等发现ITC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同时测定了不同ITCs对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Ic50的值从10-3到10-6,是阿司匹林的10倍。但ITCs是即时起效的,而阿司匹林需30 min以后。关于ITCs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还没有准确报道。

2.4 清除自由基活性

芥菜籽中芥子碱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从而具有辐射保护作用和抗衰老活性。

2.5 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黄芥菜籽黏液中含有膳食纤维,不被人的酶所消化。它们主要是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或许还包含相关的物质,具有调节结肠功能、使血浆脂水平正常化、减弱食后葡萄糖响应值及可能抑制食欲的生理效果。

3 结论

虽然,芥菜籽主要用于调味料,但发现其在食品中重要的新用途。商业上可利用的芥菜籽制品包括芥末油、芥末粉、精制芥末和芥末麸。芥菜籽黏液具有流变和界面特性,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有广泛的应用。芥菜籽的许多成分具有有益的生理作用。

芥菜籽在我国产量很大,但尚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中除少数加工成芥末粉外,大量以原料形式出口。因此通过科学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