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披碱草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种中文名:肥披碱草 种拉丁名:Elymus excelsus Turcz. 种别名 :高滨麦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披碱草属 属拉丁名:Elymu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壮。秆直立,疏丛状,高140—170厘米,粗达6毫米,叶鞘除上部的一个外,都比节间长。叶片扁平,长15—30厘米,宽1—1.6厘米,上面粗糙,下面光滑,带粉绿色,穗状花序直立,粗壮,长15—22厘米,宽10—12毫米,每节生2—3个小穗,小穗长12—15毫米,含5—7小花,颖狭披针形,长10—13毫米,具5一7条明显而粗糙的脉,先端具长达7毫米的芒,外稃上部具5条明显的脉,第一外稃长8—12毫米,芒长12—20毫米,反曲。内稃稍短或等长于外稃。颖果长圆形,淡紫褐色。 地理分布:

肥披碱草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的寒温带,我国 的近邻蒙古、苏联、朝鲜,日本以及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有分布,呈 非地带性分布。肥披碱草在我国的分布区位于北纬30—50度,东经100—120度的范围内。整个分布区从东北向西南呈一带状,即从寒温带针叶林区,经内蒙古东部及东南部,过黄河进入陕西、四川而上于青海东部。本种主要分布于干草原,森林平原地带的山坡、草地稍湿润的地方以及沙丘,成为草原植被中的重要组成植物。目前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已广泛驯化栽培。

生态特征:

肥披碱草为多年生疏丛型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在大田条件下,种根数目平均为4条,第一条在播种后8天出现,侧根在播种后13天出现,播后·23天侧根总长度为48.9毫米。播种当年不能抽穗、开花,为典型的冬性禾草。在北京只能达到拔节期,生活第二年开花,结实正常。生育期内要求的有效积温(3lO℃)为800一g00℃,肥披碱草的物候期如表24—1,肥披碱草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栽培条件下,7月上旬抽穗,以后边抽穗边开花,开花持续时间较短,为5—9天左右。首先在穗状花序中三分之一处开花,逐渐向上、下延续开花,小穗开花延续时间为6—8天,较本属其他种为短。肥披碱草一天开花的时间,一般在13—16时达最高峰,开花高峰期仅2或3小时。开花时所需温度较高,为26—37℃。结实率为60—70%。肥披碱草属旱中生多年生禾草,适口性强。抗寒性良好,一般能耐-30℃的低温。呼和浩特地区,生活第二、三年的植株,越冬率为100%。在北京一般管理水平下,播种当年的分蘖数有16个。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层中。生活第一年根长32厘米,第二年根系主要分布于0—26厘米的土层中,第三年在0—30厘米的土层中,分布的根量占总根量的90%左右。肥披碱草耐早性较强,在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在内蒙古自然条件下,一般的管理水平,再生性为中等,—啤可刈割2次;维持高产的年限4—5年左右,以第二年产草量最高。到生活第五年,其产量仅为生活第二年的27.6%。内蒙古农牧学院,对野生肥披碱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后,植株经济性状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植株高度增加,由野生状态下的69厘米增至92.1—124厘米,单株分蘖数增加,生境条件越好,分蘖数越多,如在肥力中等,年灌水1次并施基肥的土地上,二年生植株的分蘖数达11个。此外,植株茎秆变细,由野生状态下的4毫米变为3.5—3.9毫米;叶片变长、变宽,单株叶片增加。野生单株叶片长18.0厘米,宽1.3厘米,每株叶片数为4片。肥披碱草经引种栽培后,茎叶变化的幅度依栽培条件为转移,栽培条件越好,变性越大,可见,它对水、肥的反应较敏感。

饲用价值:

肥披碱草返青早,分蘖拔节持续时间长,叶量较丰富,生长前期草质较好,开花成熟后,纤维含量剧增,茎叶变硬,适口性降低,因此,应提前在不晚于抽穗期利用,可以提高该草的利用率,开花以前刈割的青干草,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其化学成分及有机物质消化率也均较高,见表24—2、24—3。肥披碱草的产草量和种子产量均较高,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生长第二年的植株,干草产量每亩为428.15—620公斤,北京地区则为767公斤。该草在内蒙古的种子产量每亩103.25—126.05公斤。大面积栽培的披碱草表现良好,特别是较适宜于有轻度及干度盐渍化的土壤上栽培,因此,该草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栽培驯化很有前途的优良牧草。

栽培要点:

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并进行秋翻地,来年春季进行耙耱,种子要精选去芒,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割草地每亩播。种量为1.5—2公斤左右,千粒重5.75克,每公斤种子有26.6万粒。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覆土3—4厘米为宜。种子也可适当减少播量的25—30%,使行距加大为45—50厘米。该草初期生长缓慢,应注意灭草。播种当年产量不高,为了增加经济收益,可与一年生麦类,豆类、油料等作物间种,其中与谷子间种,增产效果显者,也可和紫花苜蓿间种,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拔节至穗期,结合施肥灌水1—2次,可显著增产,亦能嗜加种子产量。一般年刈割1次,再生草可放牧利用,种子田要及时收获,当有50—60%的小穗变黄时,即可收种。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