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肝功能检查定义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诊断及评价。 2、肝功检查基本项目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1)血清转氨酶检测:血清中约有20多种转氨酶,临床常用来测定肝功能的转氨酶有血清谷一丙转氨酶(GPT,又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一草转氨酶(GOT,又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其正常值随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测定此两种酶在血中的活性增高值,常能反映肝细胞的受损与坏死程度。这是病毒性肝炎最敏感的肝功试验指标,尤其是ALT,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特异性较AST更具临床意义。   (2)血清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Bilil,成人正常值为1.71~17.l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BiliD,正常值0~3.4微摩尔/升)和间接胆红素(Bilil,正常值为1.71~13.7微摩尔/升)。此项检测可准确地反映黄疸的有无、程度和性质。   (3)麝香草酚浊度(TTT)试验:简称麝浊试验,正常值为0~6单位。它的升高,常提示急性或慢性肝脏损害。不过有时血脂高的病人也可出现假阳性。   (4)血清蛋白测定: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的比值测定(A/G)。正常情况下,成人总蛋白平均为60~80克/升;白蛋白为35~55克/升,球蛋白为20~30克/升,A/G比值为1.5~2.5:1。当肝脏发生疾病时,如急、慢性肝炎时,总蛋白正常或降低,白蛋白减少,球蛋白(主要是T-球蛋白)增高,A/G比值变小甚或倒置。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为金氏法30~90国际单位/升,其值的测定对鉴别梗阻性及肝细胞性黄疸,还有癌肿等等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相当活跃,因此儿童、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瘤、内质疏松、肝硬变、肝脓疡、肝结核、白血病、甲亢等,其ALP也会明显增高,必须加以鉴别。此外,还有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T),其正常值为阴性~+;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正常值为2~12单位,这些试验的临床意义都与TTT相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