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笛鲷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红鳍笛鲷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 Bloch 1790),英文俗称crimson snapper, 台湾称为“赤鳍笛鲷”,本地俗称红鱼、大红鱼、红笛鲷。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它的体表侧线上下方鳞片皆后斜,背鳍鳍条基底大于鳍高,鳍后缘略带圆,体表呈红色,腹部浅红色,故称“美国红鱼”或“红鱼”。栖息于水深30-100米处,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克及岩礁等海区。每年3-5月份集群繁殖,盛期四月份,个体杯卵量可达100万粒~170万粒。性喜垂直运动,黄昏和早晨多栖息底层,白天和晚上常浮游中上层,每当繁殖季节,由深海向浅海产卵,产卵后又返回深海觅食生活。 hongqi didiao 红鳍笛鲷 Lutianus erythropterus;redfin snapper

  笛鲷科(Lutianidae)笛鲷属的 1种。又名红鱼。体长400毫米,重1000克左右;体长椭圆形,侧扁,背腹面皆钝圆,头较大,眼间隔宽而凸起;口中等大;上颌后端连眼前缘下方;两颌外侧为一行小圆锥齿;犁骨与腭骨具绒毛齿;体被中等大栉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呈一弧状弯曲,侧线上方鳞片及下方鳞片皆斜向背后方;背鳍及臀鳍鳍条部后缘圆;体侧无斑带。
  为暖水性底层鱼类,分布范围很广,北达日本南部,南到澳洲昆士兰,东到美拉尼西亚,西到南非纳塔尔。在中国自台湾海峡向南的大陆架水域及南海诸岛附近均有,尤以北部湾产量最大。栖息于水深36~130米,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壳和岩礁的海区。栖息在泥底的鱼群密度较大,但个体较小;在泥沙底质处的个体增大,但鱼群密度降低;在贝壳和岩礁的海底区个体最大,然而鱼群最分散。
  红鳍笛鲷为南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个体较大,肉质优良,生长较快,主要渔获物年龄组成为2~5龄。年产量比较稳定,全年均能捕捞,以春汛及冬汛为主。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