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孢牛肝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中文学名 红孢牛肝菌 拉丁学名 porphyrellus pseudoscaber (secr.) sing. 中文别名 假糙红牛肝菌 同物异名 图 590 红孢牛肝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侧囊体 分类地位 伞菌目、松塔牛肝菌科、红孢牛肝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休中等大。菌盖直径4-14cm,扁阗球形,肥厚,表面干,具微细绒毛,浅肉桂灰色、浅烟色或浅烟灰色,后期带茶褐色,伤处色变暗。菌肉污白,伤变粉红色至暗褐色,初期近菌管处肉白色,较厚,致密。菌管层凹生,至近离生,似盖色,先变蓝色最后变红褐色,管口色较深,每毫米1-2个。菌柄圆柱形,或弯曲,长6-20cm,粗1-2.6cm,表面具深色粉状颗粒,内实,基部稍膨大。孢子印紫褐色。孢子长方椭圆形,至近梭形,淡锈色或更深,11-20μm×6-8.1μm。侧囊体带淡褐色,近纺锤形,63-76μm×12.7-18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云杉,冷杉等针叶林地上散生或单生。 分布地区 吉林、江苏、云南、四川、西藏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与云杉、冷杉形成外生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