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佛手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学名:红佛手菌 拉丁学名:Anthurus archeri (Berk.) Fischer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Anthurus aseroeformis Fischer 图1138 红佛手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分类地位:鬼笔目、笼头菌科、佛手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在未成熟前呈包裹在卵形的菌膜中。当菌膜开裂之后,伸展出4-6根弯曲的红色分枝,海绵质,顶部相连接,后期分裂,每枝长约4-7cm,粗0.8-0.9cm。分枝基部有一共同的短柄,空心,柄下端有菌托(原包裹在外的包膜)。孢体生于分枝内侧西,青黄色,稠粘,具臭气味。菌肉由泡囊状菌丝组成,泡囊20-50μm×17-40μm。无锁状联合。孢子柱状椭圆形,5-6.5μm×1.8-2.5μm,光滑,几无色至带青色。 生态习性:夏秋生于林中腐殖质丰富的基物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甘肃、广东、四川等。 经济用途:此种形态特殊,孢体有臭气味,一般视为毒菌或怀疑有毒。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