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盐渍化是内陆水域盐分增加的过程。盐渍化分为两种类型:天然的和人为的,后者即所谓的‘次生盐渍化’。    天然盐渍化实际上局限于世界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封闭的排水流域,这些地区也是次生盐渍化最为常见的地方。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几乎占到了世界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为25~500mm,有4亿多人口居住在那里,且人口数仍在增长,因此用水需求增长对水资源造成冲击。次生盐渍化是以上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且会愈来愈重要。然而,尽管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盐渍化的威胁及影响的严重性,但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全球性影响及重要性。例如,格鲁姆布里奇和詹金斯在1998年特别提到——盐渍化是一个水质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不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但对局部地区可能是重大问题。倘若全球气候出现所预测的情况,则很可能随着以后干旱土地面积的扩大,它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    次生盐渍化的影响总是有害的,多方面的且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当涉及到已盐渍化的大湖泊时,汇流河的引水是产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这些湖泊不断上升的含盐量产生的影响与湖泊原有的(天然的)含盐量及其增加的程度有关。当原有含盐量低时,产生的影响最大。总之,湖泊的大部分价值(经济、环境、水土保持及生态)均下降。淡水流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改变水文平衡及造成地下含盐水流动的流域活动。这里所说的对盐渍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仅取决于盐份增加的程度。然而,淡水生态系统对盐份的增加比咸水湖要敏感得多,甚至很小的盐份增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我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hm2。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我国也是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编制中国盐渍土分布图时粗略计算,我国的盐渍土面积约为l.0x108ha,其中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我国盐渍土分布于辽、吉、黑、冀、鲁、豫、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我国在建国初期对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在开发大型灌区、发展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中,也曾使大面积土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生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1956年一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l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黄淮海平原总面积35万km2,有耕地2.7亿亩,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当时引黄灌溉面积曾一度达到2.3亿亩,致使地下水位迅猛升高,地下水埋深由原来的2~4m减少到1~2m,土壤次生盐强化迅速扩展。据调查当时几处大型引黄灌区,次生盐渍化面积竞达实际灌溉面积的1/3。有些地区在开灌后一、二年,盐碱化即会露头,或在局部地区发展。三、四年后即有大片次生盐碱地出现,造成次生盐演化的直接原田是引黄灌溉打乱和截断了排水系统,和大水漫灌,灌溉工程不配套等。灌溉水的大量渗漏,引起了地下水位升高。华北平原具春早秋涝、涝后又早,早涝交错的自然特点,地势低平,又多河问封闭洼地,地下水位高(一般埋深2—3m),矿化度大(一叙2~10g/l),土壤属壤土或粘质砂壤土,具有易盐渍化的条件。造成大面积次生盐渍化的间接原因是当时不顾条件地片面强调“以蓄为主”的方针,到处拦河搭坝蓄水或修筑平原水库,所谓“一亩地对—天”、“满天星”、“葡萄串”,盛行一时。因此各灌区多是蓄水不浅,有灌无排,或因灌废排。蓄水愈多,蓄水位愈高,影响范围愈大,土壤盐碱化、沼泽化愈严重。这就造成了人为的灾祸,许多低洼平原地区沦为泽国。例如河南省淄阳县因蓄水灌溉和发展航运,拦河梯级搭坝,壅高河道水位也抬高地下水位,县城内曾一度也要求船行走,沿岸涝碱为害,房屋倒溺,许多肥沃土地大幅度减产,甚至变为不毛之地。当时山东聊城至禹城的徒骇间塌了五道坝,河北省东风灌区的小漳河塌坝七道,黑龙港塌坝二十九道。在无排水条件下.大水漫灌,促使土壤积盐。山东的高唐、夏津本是富庶地区,素有金高唐、银夏律之称,可是在当时由于盐城危害,变成一片灰色荒野,生产力道受破坏,群众逃荒谋生,沿途所见,触目惊心。由于次生盐渍化的普通发生和迅速发展,群众对灌溉产生了顾虑,不少人有“宁叫旱死,不叫碱死”的想法。中共中央在1962年下令引黄停灌,经过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疏通排水,灌区配套等措施,才使情况逐渐好转。到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逐渐恢复灌溉。例如鲁西北平原1956年开始引黄灌溉,1962年停灌,1967—1979年复灌。目前每年引黄河水50一60亿m3,抗旱灌溉1000—1700万亩,其中引黄灌区800一900万亩,但少范围的次生盐渍化仍有发生,不像前些年那样严重,却也很值得注意。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给地下水带来诸多影响。由于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沿渤海、黄海的沙质和基岩裂隙海岸地带,发生海水入侵,在有咸水分布的地区出现咸水边界向淡水区移动。例如,山东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涞州湾形成面积为11,400km2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其中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的面积为 2400 km2, 1988年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 20 m,造成涞州湾海水入侵地下水含水层,海水入侵的面积达 730.7 km2。山东省的烟台、威海、和青岛市也发生了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的下降也造成辽宁省大连市、锦州、锦西、营口市,和河北秦皇岛市的海水入侵和水质恶化。1992年辽宁省海水入侵面积达 434 km2,秦皇岛市达55.4 km2。在广西省北海市的海城区和涠州岛都曾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造成水质恶化。 增加的过程。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