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白兰花茶,属于花茶,主要原料为白兰花,纯粹的白兰花茶香浓烈、持久,滋味浓厚。主销山东、陕西等地,是仅次于茉莉花茶的又一大宗花茶产品。其主要产地为广州、苏州、福州、成都等地。年产量2000--3000吨。其特点清香爽口,芳香化湿,具有利尿化痰,镇咳平喘的功效。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主产于广州、福州、苏州、金华、成都等地。
生长环境
白兰花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白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品质特征
白兰花香浓郁持久,是窨制烘青绿茶的主要原料,白兰花茶的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墨绿尚润,香气鲜浓持久,滋味浓厚尚酵,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含笑花香气清幽隽永,窨制高级供青类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纯隽永,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柔软。
加工工序
茶坯处理
白兰花的香气虽浓郁持久,但不及茉莉花芬芳幽雅鲜灵,故不适合窑制高级茶,只窑制中、低级茶,茶片、茶末或作为茉莉花茶“打底”用花。
白兰花茶窑制前,茶坯需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和坯温,在窑花中促进鲜花香气挥发和茶坯最大限度吸收花香。茶坯处理首先是复火,烘干机进口温度掌握在120℃左右,烘8——12分钟,复火后茶茶坯含水量严格控制在4.5——5%之间,窑花前茶坯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一般比室温高3——8℃。
鲜花处理
白兰鲜花进厂后,及时摊凉,防止鲜花因呼吸热的积累而使花温上升,造成香气挥发和花朵变红。摊凉宜选择清凉、荫凉、通风的场地,厚度约3——5厘米,雨水花还应摊得薄一些。然后再折瓣(除去花蒂、花蕊)或切碎及时进行窑花拼和。
配花量
白兰花茶配花量的多少,应根据茶坯质量,鲜花含水量和成品出厂水分标准而定。白兰花配花量每100斤茶坯用5——6斤,级内茶坯用7——8斤,级外茶坯(茶片、茶末、茶梗)用花3——4斤。窑花前茶坯含水量,级内茶4——4.5%,级外茶4.5——5%。这样才能使成品茶的含水量符合出厂规定8.5——9.5%的标准,又能使花茶品质达到质量要求。
窑花拼合
白兰花茶窑制工艺较茉莉花茶简单,窑制时,一般采用折瓣窑或切碎窑,其中以折瓣窑制品质最好,但在生产高峰期间,白兰花数量多,折瓣窑制有困难,往往采用切碎窑制,虽效果好,但切口容易变红,影响成品茶品质。为了减少白兰花切口变红和保持花茶香气纯正鲜爽,一般应边切碎边上堆窑花拼合,然后将拼合后的茶坯堆入囤内耙匀整平。在正常情况,窑花拼合后,经过6——8小时进行匀堆装箱。
匀堆装箱
开堆装箱时,应再进行一次拼合,注意使花瓣与茶坯混合均匀,装好一箱随即将盖头纸盖好,并将铝罐头折叠平整,每装一批应在当天把全部箱盖封好,以利茶坯吸收花香和防止香气挥发散失。
价值功能
一、暖胃宽胸、止咳止痰
二、行气舒胸、清火、理气
三、能治口臭、大便稀薄
品茗指南
用白兰花两朵,绿茶3g,先将白兰花洗净,与绿茶一同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