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柄菇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中文学名:白光柄菇 拉丁学名:Pluteus pellitus (Pers. : Fr.) Qrél.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光柄菇科、光柄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小。菌盖直径5-7.5cm,近半球形,后平展,中央稍凸起,白色,中部稍暗有褐色纤毛,具丝光。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粉红色,密,较宽,离生,不等长,边缘锯齿状。菌柄长5-6cm,粗0.5-0.7cm,白色,具丝光,往往弯曲,基部稍膨大并有黄褐色纤维,内实。孢子印粉红色。孢子近无色,宽椭圆形,光滑,6-8μm×4-5.6μm。褶侧囊体和褶缘囊体纺锤形至瓶状,顶端具2-4角,51-80μm×12-20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腐木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河北、香港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但质味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