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葛缕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田葛缕子
种中文名:田葛缕子
种拉丁名:CarumburiaticumTurcz.
科中文名:伞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属中文名:葛缕子属
属拉丁名:Carum
药名:田葛缕子
来源:为葛缕子属科植物田葛缕子的根。
功效:行气散寒、消食健胃、镇静祛风。
主治:治脾虚胃寒所致腹痛。治停食纳呆、脘腹胀满、嗳酸反胃等症。治癫证、痫证。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8克。
别名:作尕儿(西藏)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四川、西藏等地。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18厘米,直径0.5—2厘米。茎通常单生,稀2—5,基部有叶鞘纤维残留物,自茎中、下部以上分枝。
细胞结构
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柄,长6—10厘米,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长8—15厘米,宽5—10厘米,3—4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长2—5毫米,宽0.5—1毫米;茎上部叶通常2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细线形,长5—10毫米,宽约0.5毫米。
总苞片2—4,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伞辐10—15,长2—5厘米;小总苞片5—8,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30,无萼齿,花瓣白色。果实长卵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果期5—10月。
产地分布:产东北、华北,西北、西藏和四川西部。生于田边、路旁、河岸、林下及山地草丛中。分布于蒙古、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