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叶风吹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Horsfieldia pandurifolia Hu

中文名 琴叶风吹楠

拉丁科名 Myristicaceae

中文科名 肉豆蔻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云南

现状 渐危种。琴叶风吹楠是我国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一个特有种,分布区狭小。由于数量少,雨林过度毁坏,雌株为数不多,天然繁殖较差,又因商业部门收购种子,群众伐树收果,因此植株日渐减少。

海拔下限(米) 500

海拔上限(米) 8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一24米,胸径30-45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至提琴形,长16一34厘米,宽6-9.5厘米,先端短渐尖至突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两面无毛,侧脉9一22对;叶柄粗壮,长2.2一3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腋生,分枝稀疏,长12一15(一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花小,直径约2毫米,花被裂片通常个雄蕊10,合生成球形。果序圆锥状,长10一18厘米,通常着果1一3;果卵状椭圆形,基部下延成柄,长3-4.5厘米,外面光滑,成熟时2瓣裂,假种皮鲜红色,先端微撕裂状;种子1,顶端具突尖,种皮硬壳质。

特性 分布区年平均温19一21℃。极端最低温不下0.5℃,年降雨量1200一1500毫米,分布不均匀,80-90%多集中在5一10月雨季,但干季有雾,以补偿水分的不足,相对湿度82-86%。土壤为三迭纪紫色砂页岩形成的砖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4.5一5.5。在热带季节性雨林中局部的地形和生境条件下,可成为群落中的主要建群种,居上层者较多,下层时则零星分散。

伴生植物主要为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 (B1.)Teysm.et Binn.、千果榄仁树Terminalia mvriocarpa Heurck et Muell.-Arg.、轮叶戟Lasiococcacomberivar.pseudoverticillata(Merr.)H.S.QiU与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Bl。等。在乔木层覆盖度约50--60%,林下灌木层稀疏的林分中,天然更新良好。花期5--7月,果期4-5月。当果实成熟落地后,林中小兽喜吃,容易被衔走,天然更新就要受到影响。

保护价值 琴叶风吹楠是典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成分,为我国特有,在热带植物区系研究中有一定学术意义;种子以含14碳酸为主的固体油,含油量达56.18%,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植物。

保护措施 分布区大部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明确列为保护对象,加强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建议产区有关部门,合理采收种子,进行栽培种植,确保这一重要资源永续利用。

栽培要点 适宜于子种繁殖,因种子富含油脂,容易酸败,不宜久藏,最好即采即播,如存放超过10天,发芽率即降至85%,存放20天,则发芽率仅有30%。播种时以带种壳播种为好,适当荫蔽,保持土壤湿度,播后11—13天开始萌动,20天左右完全出土。幼苗生长快,6个月苗高可达42.8厘米。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