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牯脑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它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遂川县汤湖乡茶山村狗牯脑山。

  此茶的特点和其他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茶叶简介

  中文名称:狗牯脑茶又名:狗牯脑石山茶玉山茶

  产地:江西遂川汤湖乡的狗牯脑山

  类别:绿茶

  狗牯脑茶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其为玉山茶,产于江西遂川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狗牯脑茶始于清代,距今已近200年历史。相传,在清嘉庆元年(1796)前后,有个木排工梁为镒,因放木筏,不幸被水冲散,流落南京。次年,夫妻两人从南京返乡,

  买下谢家石山草屋,定居种茶,是为狗牯脑种茶之始。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千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所产之茶名声大震。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中国名茶展评会。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其山南北分别有五指峰和老虎岩遥相对峙,东北约5千米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这里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

  该茶采制十分精细。一般在4月初开始采摘,高级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

  此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6道工序。成茶品质特点为:外形秀丽,芽端微勾,白毫显露,香气清高;泡后茶叶速沉,液面无泡,汤色清明,滋味醇厚,清凉可口,回味甘甜,为茶中珍品。

  茶叶产地

  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狗牯脑山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

  1930年浙赣特产联合展销会获甲等奖;

  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和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为老虎岩,东面5公里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弹簧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天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

  鲜叶采自当地群体小叶种,每年清明前后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经拣青杀青初揉二青复揉整形提毫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外形紧结秀丽,白毫显露,芽端微勾;香气高雅,略有花香,泡后速沉,汤色清明,滋味醇厚;叶底黄绿。

  茶叶历史

  狗牯脑茶产于遂川的汤湖乡,因其始产于当地茶山村的狗牯脑山上,故名狗牯脑茶。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今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镒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当地一财主千金杨氏,被其收留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尔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籽,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由于该茶叶制作精巧,色、香、味超群,受到人们称赞,而有了名气。其后,在民国时期,先后获得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浙赣特产联合展销会甲等奖。从此,名闻遐迩。 狗牯脑茶的制作技术,一向为梁家秘传,世代相沿,外人不得问津。民国32年(1943),狗牯脑茶第五代传人梁德梅,为了防止别人假冒,以其父梁纪兴为名,特在其制作出售的茶叶包装纸上,盖上文为“遂川县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货真价实诸君光顾请认图为记梁纪兴”的印章,将狗牯脑茶销往广东的南雄、韶关一带。

  产品特征

  狗牯脑山,海拔900余米,山高林密,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弥漫,泉水潺潺。茶树生长,因日照短,多散射光,使芽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等内含量丰富。

  狗牯脑茶从采摘到制作,工艺独特、精细,独具匠心。在采摘时,采摘方法、采摘标准有严格规定。制作前,将采摘的鲜叶认真拣选,选好制茶厂址和加工设备。制作时,拣青、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整形提毫、足干等工序,其操作技巧,火候把握等都十分考究。制成后,茶叶的包装、贮藏方法也与众不同。

  狗牯脑茶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饮狗牯脑茶能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肾。

  此茶的特点和其他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该茶采制十分精细。一般4月初开始采摘,高级的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中午不采叶。

  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此后经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6道工序精制而成。2004年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狗牯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狗牯脑茶这一遂川特产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

  发展过程

  建国前,狗牯脑茶种植面积小,产量很低,年产只有几十斤,民国31年(1942)的资料记载:“玉山茶又名狗牯脑,现在每两售法币三元”,“茶叶量为数不多”,“外省人氏却很少可以尝试到它清香之‘美味’了。” 建国初,为了保持和开发这一传统名茶,合理调整了狗牯脑茶叶的价格,各级领导深入狗牯脑茶制作传人的梁奇桂家(以下简称梁家)进行慰问,宣传政策,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支持、鼓励其提高制茶技术,增加狗牯脑茶的产量,1957年产量提高到65公斤。

  农业合作化后,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1958年汤湖人民公社茶山生产大队建立狗牯脑茶加工厂,聘请梁家为技术负责人,但由于管理体制、方法欠当,以及没有很好照顾技术负责人的实际利益,狗牯脑茶质量下降。为此,县人民委员会采取措施,于同年冬将茶园交回梁家经营,从而使茶叶质量得以恢复。此后,又由于土地、人员、资金问题及茶树老化等原因,狗牯脑茶产量仍一直徘徊于百斤之间。1964年,吉安专员公署拨专款1.2万元扶持,县动员8名城镇知识青年到汤湖落户,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由梁家人负责,当年扩大茶园30亩。以后产量也相应提高。1968年,梁家第六代传人梁奇桂公开制茶技术,汤湖人民公社便积极开展人员掊训工作。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亩,产量突破500公斤。

  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亩。1982年,县选派狗牯脑茶厂技术人员梁光福(梁奇桂之子)参加中国茶叶青年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日本茶树栽培和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并参观了日本国立茶叶研究所。1983年始,汤湖人民公社以梁家传人和专业学校毕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举办制茶培训班,先后培训精制狗牯脑茶技术人员300余人。

  1983年起,汤湖人民公社每年均要召开茶叶质量评比会。以后,汤湖乡以乡办狗牯脑茶厂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依托,扩大生产规模。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个村93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159亩,总产3.22万公斤;制作狗牯脑茶的骨干厂家——狗牯脑茶厂,有厂长1人,副厂长2人,制茶技术员27人,职工43人,年产茶叶0.75万公斤。

  随着狗牯脑茶产量的增加,销路也日益广阔,其产品既销往国内,还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为进一步扩大销路,保护消费者权益,狗牯脑茶厂采取措施,制作商标,改进包装工艺。1986年使用“汤湖”牌商标注册防伪,1990年改为“狗牯脑”牌商标注册。1990年起,改以往的粗包装,为形式多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的精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

  生长环境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其山南北分别有五指峰和老虎岩遥相对峙,东北约5千米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这里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

  生态条件

  该茶采制十分精细。一般在4月初开始采摘,高级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此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6道工序。

  成茶品质特点

  外形秀丽,芽端微勾,白毫显露,香气清高;泡后茶叶速沉,液面无泡,汤色清明,滋味醇厚,清凉可口,回味甘甜,为茶中珍品。

  感官特征

  1.条索:紧细微卷,匀整秀实,显锋苗。

  2.色泽:黛绿莹润。

  3.香气:鲜嫩高爽,带花香。

  4.滋味:清新鲜爽,甘甜沁腑。

  5.汤色:黄绿明亮。

  6.叶底:柔嫩匀整,嫩绿鲜活

  理化特征

  决定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等内质的关键因子主要是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而狗牯脑茶的检测结果水浸出物在40%——50%,高出现行标准(34%)6%以上,水溶性灰分在65%——68%,高出现行标准(45%)20%以上;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因子,据《中国民茶图谱—绿茶篇》(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介绍,中国159个名茶茶样检测后的理化成分统计分析,狗牯脑茶所含的理化指标在中国绿茶中相对较高。这些因子的高比例高含量,确实标榜着遂川狗牯脑茶品质的独特性和尊贵。

  功效价值编辑

  狗牯脑茶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不仅清凉芳醇,香甜泌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而且能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肾。

  增强微血管韧性,防血管破裂;降血糖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防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生;

  抗菌杀菌;抗辐射损伤,阻断致癌物质的合成,抑制癌细胞,防突变。

  维持体液生理平衡,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防骨质疏松。振奋精神,增进思维,促进反应能力;

  利尿解毒;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去腻助消化。

  补充营养,全成蛋白质。维持神经、心脏和消化系统机能,抗癌、抗氧化、抗衰老,解毒,防血管硬化。

  制作工艺

  ""狗牯脑茶之所以品质优良,固然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该茶独特的采制技术。该茶鲜叶原料十分细嫩,一般在4月初开始采摘,高级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

  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六道工序。

  杀青:在铁锅中进行,投叶量视茶叶级别而异,特级为0.2——0.3公斤,一级为0.3——0.4公斤,投叶时锅温150——180℃,炒约4——6分钟,待叶质柔软,茶香显露,即杀青完毕出锅。

  揉捻:用双手搓揉,时间约10分钟。

  整形:亦在锅中进行,温度先高后低,用手轻轻抓炒,并随时搓团提毫,从炒坯至整形结束,共约15分钟。

  烘焙:用烘笼进行烘焙,烘温40℃,待芽叶失重80%时,停烘摊凉。

  炒干:在锅中炒至含水3——5%时,出锅后稍经摊凉,用铁罐盛装即可。

  获奖情况及茶文化

  民国4年(1915),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当时汤湖地方(时称三益乡)乡绅、木商兼茶商李玉山,将数斤狗牯脑茶叶送往美国旧金山参展,结果获得金质奖章和奖状。民国19年,浙江、江西两省举办浙赣特产联合展销会,又将狗牯脑茶送展,获得甲等奖。因而,狗牯脑茶当时又名“玉山茶”。 建国后,恢复狗牯脑茶的名称。

  1982年,由江西省供销合作社主持,在庐山举行全省名茶评比中,狗牯脑茶被评为江西八大名茶之一。

  1985年,在南昌,由江西省农牧渔业厅主持,举行全省名茶评比,狗牯脑茶获优质传统名茶证书。

  198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狗牯脑茶获得金奖。

  198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狗牯脑茶为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1991年 荣获农业部名优茶品质鉴定认可书;

  1992年 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5年 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

  1997、1999、2001年连续三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定奖;

  2001年 获中国AA级绿色食品认证;

  2002年 获有机食品认证;

  2003年 再次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2004年 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荣获江西公众评价最佳品牌及江西市场最畅销品牌;

  2008年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首届狗牯脑茶文化节在原产地汤湖举行。

  2009年度荣获第二届江西绿茶博览会:金奖.

  2010年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名优产品、并获得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绿茶类”金奖,

  2011年荣获“消费者最喜欢的江西大众茶奖”和“优秀展示奖

  翠源茶(狗牯脑茶)获“中茶杯”全国一等奖

  以狗牯脑茶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神茶》在狗牯脑原产地开拍。

  2013年4月17日遂川狗牯脑茶(北京)品茗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