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蒿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种中文名: 牛尾蒿 种拉丁名: ArtemisiasubdigitataMattf. 种别名: 指叶蒿、苏古乐力格—协日乐玄(蒙语)、普儿芒(藏语) 形态特征: 菊科,多年生草本。具粗大的根状茎。高80–120cm,茎粗壮、直立、紫褐色,基部略木质化。基生叶于花期枯萎,茎下部与中部叶近指状或羽状深裂,侧裂片2或1对;裂片披针形,下面密被绢状柔毛,上面近无毛;叶基部渐狭成短柄,常有全缘或羽状分裂的假托叶。茎上部叶3深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直径约2mm,极多数在茎端及侧枝上密集排成扩展的圆锥状,花序校常呈“之”字形弯曲。总苞片3–4层,黄绿色,具膜质边缘。边缘小花雌性,细口瓶状能育,中尖小花两性,长椭圆形,不育。瘦果极小,长0.6mm,倒卵形,紫褐色(图83)。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在内蒙古多见于大青山、蛮汗山及伊克昭盟;在宁夏常见于贺兰山和六盘山低山带。 生物生态特征: 牛尾蒿早春返青甚早,营养期较长,在内蒙古山地草场4月萌发,8–9月开花,9–10月果熟;据1983年在宁夏六盘山北端观察,物候期如(表83–1).开花期叶丛高85cm,株高(最上部花序顶端118cm,株丛直径35cm。平均每株有41个分枝,459枚叶片,7个花序分枝。根为直根系,主根直径6mm,侧根直径3mm;主要根系分布在17cm深的上层中,根系水平分布的范围(根幅)约10cm,显示出长期在水分适中环境下的中生植物根系分布特点。就株丛基部至茎顶每10cm划为一层,共可分为四层。则茎、叶、花序自下而上的分布为茎占总茎量的百分率,依次是26.28%,27.99%,30.55%,15.17%;叶占总叶量的百分率依次是10.96%,23.92%,29.23%,35.88%;花序占总花序量的百分率依次是0,13.77%,37.12%,49.10%。单株重936g,茎:叶:花序为1:0.64:0.36。牛尾蒿再生力较弱,据观测,株高7cm时刈割,留茬2cm,当年可产生第一次再生草高5J,再行刈割至留茬2cm,第二次再生草仅高4.3cm,证明在放牧利用中只能产生一次再生草,全年可供放牧2次。从地上部结构可看出牛尾蒿为刈割型牧草。牛尾蒿为典型的中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山地,是山地草甸或河谷低湿地草甸的常见伴生种,而在低山坡地,沟谷的中生境环境下也能成为建群种。例如,在宁夏六盘山地,它与甘青针茅(StiPaprzewalskii)、野艾篙(Ar-temfsialanvandulaefolia)、万年蒿(Artemisiagmelinif)、藏(Pieridiumaquiliumvar.lartiutcculum)、苔草(Carexspp.)、中国香青(Anaphalissinica)、唐松草(ThalictrumsP.)柴胡(Bupleurumchinense)等组成牛尾蒿山地草甸。牛尾蒿也常常进入山地阔叶林下及山地灌丛中。本草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在半湿润的旱中生环境,常作为优势植物,参与组成万年蒿草甸草原草场。在半荒漠地带的山地,可出现在干燥的石质山坡坡脚、沟谷、溪流附近的薄层上壤上,在这里改变了在阴湿山地所具有的叶薄而宽大,柔软的体态,表现为叶子显著变狭;质地变得较厚硬。使本种与狭叶青蒿(Artemi-siadracunculus)颇为相似,而后者中部叶片不分裂,可与本种相区别。 饲用价值: 牛尾蒿适口性不良,为低等饲用植物。春季幼嫩时牛、羊稍吃,夏秋季不吃,秋霜后及冬季缺草时家畜采食。山区群众常在秋季刈割混有牛尾蒿的野草,于冬春季枯草期补饲牛、马等大家畜。其化学成分见表83–3。因为牛尾蒿具根茎,为石质山坡地薄层土壤的地被植物,有利于水土保持。此外,可做烧柴。藏医以牛尾蒿地上部分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以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管炎等。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