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养鱼技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沼气肥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除可用作农田肥料、培植蘑菇外,还可用作养鱼饲料。

一、沼气肥养鱼效应

1、提高鲜鱼的产量:鱼池使用沼肥后,改善了鱼池的营养条件,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因此,提高了鲜鱼产量。据南京市水产研究所用鲜猪粪与沼肥作淡水鱼类饵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后者比前者多产鲜鱼19-38%。

2、改善鲜鱼的品质:施用沼肥的鱼池,水中溶解氧增加10-15%,改善了鱼池的生态环境。因此,不但使各类鱼体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对影响蛋白质质量的氨基酸组成也有明显的改善,并使农药残留量明显下降。所以,营养价值高,食用更加安全可靠。

3、减少鱼病的发生:沼肥经腐熟和发酵,消除了其中的虫卵和病菌。因此,减少了鱼病的发生,烂鳃、赤皮、肠炎、白嘴等鱼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沼气肥养鱼的方法

从鱼种养到成鱼的过程,称为成鱼养殖。利用池塘养鱼,以0.27-0.67公顷的水面面积,水深以2-3米的池塘为宜,最浅不少于1.5米。池塘必须不漏,能保水,塘底要平,能排能灌,旱涝保收。池塘南面不宜栽高大树木,以免遮蔽阳光,影响浮游生物繁殖。

1、养殖种类:宜放养滤食性鱼类,以鲢鱼、鳙鱼、白鲫为主,适当搭配罗非鱼(即非洲鲫鱼)、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少量放养草鱼,对鱼种规格要求不严。但为了达到生长快,产量高,缩短养鱼周期的目的,鱼种规格还是越大越好。一般要求当年养到商品规格的,放养鱼种体长应在14厘米以上。

2、放养密度:合理密养是提高成鱼产量的重要措施,其要求是: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放养大规格鱼种。使之充分达到养殖密度合理、提高产量、增加商品率的目的。在同样的成本投入条件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方法为,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排灌条件、池塘深浅、鱼种大小、养殖周期等确定,同时应根据历年养殖情况进行调整。如果第1年每亩放养600尾,鱼的个体、肥满度好,第2年可增加到700尾,反之应减少到500尾。

3、放养鱼种的时间:放养鱼种的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春放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底,最迟应在5月上旬结束。有越冬条件的池塘,以秋放为好,一般在8月份以后至封冻前进行。

4、放入沼肥:作为基肥,在清塘后投放鱼种前,每亩水面施入沼肥200-300千克,一般不宜超过300千克,施肥后灌水50-80厘米,待水色变绿后可放养鱼种。

作为追肥,其原则是少施、勤施,看天、看水、看鱼施肥,根据季节、水温、水色等因素决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沼气发酵残留物作追肥施用时,用量应比基肥适当减少。在施用过程中,可根据水色透明度的变化来调整施用量和次数。一般地,春季水色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盛夏和初秋,水色透明度应控制在25厘米以下;秋末,则水色透明度以25厘米为宜。施用时间均应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

5、其他:投饵、日常管理以及捕捞轮放等,其方法与常规淡水养鱼相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