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栽培技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嫁接方法,长江流域主要砧木是毛桃。春、夏、秋3季均可进行嫁接,但最常用的是夏季芽接。

2、建园

(1)、园址选择。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平原或海拔4OO m以下、坡度在5。~15。的低山缓坡地均可种植,盐碱地含盐量不能超过1.5g/kg,pH值为4.5~7.5。

(2)、栽植密度。按目前普通栽培方式,一般密度为:南方平原4 m×5 m,33株/亩;山坡地3 m×4 m,55株/亩。

(3)、栽植方式。①长方形栽植:应用广泛,行距大于株距。②单行密植:行距较大,株距较小,主要用于篱壁式整形。③等高栽植:按一定株距栽在同一等高线上,适于山地桃园。

3、整形修剪

(1)树形。生产上主要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其整形要点为:苗木定植后定干高50 cm,整形带内的萌芽留强去弱,当主干上的新梢长20 cm时,选留4~6个壮枝,其余疏除;新梢长到30 cm时,选好三大枝,作永久性枝保留。所选主枝应长势相仿,分布均匀一致,主枝开张角度50。左右。定植后第2年或第3年,在主枝上约隔60 cm配备副主枝1~2个,全树可配备副主枝3~6个,副主枝基角为75。左右。

(2)冬季修剪。短截:即剪去一部分较长的1年生枝。常用于骨干枝、延长枝的修剪。一般幼龄树、旺树、强枝应尽量轻短截,而对衰老树、弱树以及细弱枝条短截应加重。疏枝:将密生枝、无用的徒长枝、下垂枝等从基部剪除。回缩(缩剪):在多年生枝的地方,留下1个健壮侧枝,而将顶端截除,桃树缩剪时应特别注意缩剪伤口下所留的枝不能过弱,否则会削弱生长势,对缩剪的伤口要保护好,以防病虫侵害。

(3)生长季修剪。复剪、抹芽:对休眠期轻剪密留的幼树、旺树,春季萌芽开花后,若着果过多,枝梢过密,可进行复剪,以剪除细弱的结果枝。抹芽主要是抹掉竞争芽、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及剪口下并生芽。摘心:摘去正在生长新梢的顶端一段幼嫩部分,以促发副梢,扩大结果面积。扭梢:新梢长到20~30 cm尚未木质化时,于新梢基部5~10 cm处扭转90度,扭梢可改变枝势,将直立的徒长枝和其他的旺枝扭转成结果枝。果枝回缩:把枝组和果枝前端无果部分缩剪掉,有利于营养集中到果实和留下的新梢上。短截新梢:将旺长的梢留3~5芽短截,以改善光照条件,培养结果枝组。拉枝开角:用拉、撑、吊、别等方法,开大枝条角度。

4、花果管理

(1) 疏花疏果。

疏花:一般在盛花初期进行较好。疏花的对象有早花、迟花、畸形花、小型花、朝天花和无叶花等,要求留花距离均匀,布局合理。留花蕾标准:长果枝留5~6个单花蕾;中果枝3~4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2~3个健壮花蕾;预备枝上不留花蕾;主、侧枝头附近或幼树的延长枝不留花蕾。

疏果: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疏果在第1次生理落果之后,约在落花后20 d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第2次疏果为定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之后,约在落花后35~42 d的5月中下旬,根据品种、树势等情况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2~4个,中果枝1~3个,短果枝1个;大果型品种少留,小果型品种多留。

(2) 套袋。套袋可防止病虫鸟兽为害果实,减少红色素,促使果实成熟均匀,改善品质,减少烂果,增加好果率。浙江地区7月份以后成熟的品种均应套袋,一般在5月中下旬完成套袋,避开害虫产卵期。

5、土肥水管理

(1) 土壤管理。桃树根系发达,吸收根多,但分布浅,主要集中在土表20~40 cm。一般秋季需进行1次深耕,以熟化土壤。生长季节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气,减少病虫害来源。

(2) 施肥。

基肥:于秋季1次施用,最适宜的时期是9~10月份,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结合增施氮、磷、钾等速效性肥料。施肥方式有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条施等。

追肥:一般可分4次进行。① 花前肥:土壤化冻后结合灌水施入,以速效氮为主;②谢花肥:花后7 d内施入,以速效氮为主,配以磷钾肥;③壮果肥:6月初果实硬核期施入,以磷钾肥为主,缺氮肥的桃树应配施部分氮肥;④采后肥:果实采收后施入,以磷钾肥为主。另外,可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常用的肥料和浓度为:磷酸二氢钾0.3% ~0.5%,尿素0.3% ~0.5% ,硫酸亚铁0.2% ,草木灰10% ~20%浸出液,硫酸锌1% ,外加0.5%消石灰(休眠期喷洒),硼酸0.2% 。

(3) 水分管理。桃树虽耐旱性强,但在果实膨大期,如遇久旱,则应及时灌水,以促进果实的发育膨大。此外,每次追肥后也应及时灌水。桃树最怕涝,轻者黄化、树势衰弱,重者死亡。降雨时需及时开沟将水排出。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