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剂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染色剂

 作为一种生物染色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要求:具有鲜艳透明的颜色,而且能与组织细胞相结合。染色剂分子能够显示颜色的基因,称为发色团。主要的发色团有:偶氮基 —N=N,  亚硝基—N=O, 羰基C=O  , 烯基C=C
 染色就是利用染料在组织切片上给与颜色,使其与组织或细胞内的某种成分发生作用,经过透明后通过光谱吸收和折射,使其各种微细结构能显现不同颜色,这样在显微镜下就可显示出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染色剂与组织细胞相结合而使组织细胞着色的过程与物理和化学作用两者都有关系。

一.染色的物理现象 1.溶解性: 这种染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染色,苏丹类染色剂为脂溶性染料,它可以被脂质溶解,使脂质着色,就是利用染色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等溶剂中的溶解度这一特性。因此,当苏丹类的酒精溶液与组织细胞中的脂质接触时,染色剂就从溶液中“转移”到脂质中去,而使脂质着色。 2.吸附作用: 较大物体有从周围介质吸附小颗粒到自身的特性。有些染色则是染色剂分子通过渗透和毛细管作用而被吸收或沉淀到组织,细胞的小孔中去而着色的。例如活性炭吸附各种分子,甚至胶质和微生物等较大的颗粒一样。

二.染色的化学反应 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的染色作用常是对立的,而不是一致的。任何染料均可电离,离解出阳离子或阴离子。酸性染料中的酸性部分有染色作用的是阴离子;碱性染料中的碱性部分有染色作用的是阳离子,细胞内同时含有酸性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中的阳离子相结合,如细胞核(含有核酸)黏液和软骨基质呈酸性部分被盐基性染料苏木素所染、反之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的阴离子相结合,如细胞浆及其内部的某些颗粒物质被酸性染料伊红所染。染料的颜色基不是在阳离子,就是在阴离子上,这些离子将因组织反应不同而发生化学结合,如显示含铁血黄素的普鲁士兰反应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是,大量染色的化学反应并不象铁反应那样明确,实际情况远为复杂。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是个分子量自几万至几百万的大分子,每个分子中含有很多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因,在等电点时能形成游离的两性离子,如: COOH COO-

         P	               P
        NH2                   NH3+              
  P为蛋白质,是具有两性的胶体物质。它呈酸性或碱性与环境的PH值有关,如溶液的PH值小于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则此溶液对该种蛋白质即为酸性,蛋白质就带正电,将被酸性染色剂所着色。反之,溶液的PH值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则此溶液对该蛋白质来说即为碱性,蛋白质带负电,将被带有阳离子的染色剂所浸染。


   在日常工作中,长久固定于甲醛的组织切片,往往染色不良,尤其是核的着色欠佳。这是因为固定液甲醛氧化生成甲酸,组织亦随之变为酸性,所以不易被苏木素所着色,补救的办法是,先用流水冲洗组织块,然后用碱性溶液如稀氨酒精等处理使之中和,恢复正常PH值后再进行染色。
 大多数染色的原理至今仍未搞清楚。有些可能是物理的,有些可能是化学的,有些则可能两种机制都起作用,正因为人们对染色的原理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目前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原理来控制它。在相当程度上要凭借工作经验。因此“染色”成为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在进行每一种染色方法时,必须注意不断地有意识地去积累经验,从成功与失败中去真正掌握该染色技术。

三.进行性染色和退行性染色 组织成分着色由浅至深,当达到所需要的强度时,终止染色。这种方法称为进行性染色。一般所采用的染液浓度较低,染色过程中应该不时在镜下观察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得到染色强度适中的效果。此种方法无需“分化”,例如,卡红染色。 退行性染色,则是先把组织浓度过度,超过所需的程度,然后再用某些溶液脱去多余的染色剂,以达到适当的深度,并使不应着色的组织细胞脱色,这个步骤称为“分化”。在分化中进行镜下观察,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H.E染色中用苏木素染核就是退行性染色。

四.直接染色,间接染色和媒染剂 有些染色无需第三种物质参加,染色剂和组织即可直接结合着色,是为直接染色。直接染色最后达到的深度与染液的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染色剂的亲和力相关。还有一些染色,单独燃料本身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几乎不能与组织细胞结合或结合的能力很弱,必须有第三种成分——媒染剂参与,才能使染色剂与组织细胞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染色方法称为间接染色。 媒染剂通常是双价或三价金属如铝,铁的硫酸盐或氧化物。媒染剂有的加在染液中,媒染作用在染色的同时进行(如Ehrlich氏苏木素染色);有的则用于染色前,媒染剂单独配成溶液,固定液本身就起着媒染的作用(如Wallory氏磷钨酸苏木素染色用Zenker或 Helly氏固定);有时则用于染色后。媒染剂在染色中起着架桥作用,既能与染料结合又能与组织相结合,达到了促进染色的效果。例如苏木素就需要明矾作媒染剂,才能使组织着色。媒染剂往往在一些间接染色反应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亚硝基和偶氮基显示的颜色较强,在染色剂中有一个这样的发色团,就可染出颜色。其他的发色团则不是这样,必须有几个发色团,有醌的分子中就有四个发色团,(2个羰基2个烯基)。

大量的合成染料都是由煤焦油蒸馏得到的,它们都是苯的衍生物,所以苯环是合成染料的基础。苯本身是无色的,但其氢原子为某发色团取代后就带有了颜色。含有发色团的苯环化合物,称为色原。

苯+发色团=色原

色原还不能很好地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即使着了色也很容易脱去。因此仅仅具有色原还不能成为染色剂,染色剂分子中还需具备促使染色剂与组织细胞相结合的基因,这样基国在称为助色团。如 —NH2 —COOH —OH —SO3H

 氨基        羧基            羟基             磺酸基

氨基在溶液中形成阳离子(+),为碱性;其它羟基,羧基和磺酸基皆带阴离子(-)故为酸性。如三硝基甲苯是个色原,它虽有发色团—硝基,但因缺乏助色团,所以没有染色作用,不能称为染料。假如三硝基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置换,则所生成的化合物既具有发色团而又得到了助色团—羟基,这就成了常用的酸性染料苦味酸。这就可以看出,助色团的作用在于使色原形成盐类,可以在溶液中电离成为带电的离子,这样才能与相应的组织细胞的成份相结合。

五.促染剂 用以加强染料和组织细胞结合能力的物质称为促染剂。如染胞浆时伊红液中滴加的冰醋酸,有加强其染色作用,增加了有色酸对蛋白质碱基的结合力。促染剂与媒染剂不同,有时为了加快染色过程,可在染液中加入接触剂促进染料与组织细胞着色,但其本身并不参与染色反应。促染剂有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少量存在就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也许是降低表面张力或是改变了染液的PH值.

六.分化剂 在退行性染色中,附在组织细胞上多余的染色剂需用某些特定的溶液把目的物以外的部分脱去,从而使目的物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使目的物本身的色泽也深浅适当。这种选择性地除去多余染色剂的过程称为“分化”,所使用的溶液即是“分化剂”。

分化剂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

(一)酸性分化剂:如冰醋酸和盐酸。它们能与媒染剂(金属)相结合形成可溶性盐类,从而打开了媒染剂和组织细胞的结合,使组织细胞脱色,另外,它能分解和防止形成染料的沉淀色素。如Ehrlich氏苏木素液当酸性时,溶液为褐红色,正是由于色素根来与铝化合成兰色的“沉淀色素”,之故,一旦将切片投入碱性溶液,则组织立刻呈现蓝色,说明沉淀色素已经形成,但若以1%盐酸酒精分化,则又恢复了红色,此即表示沉淀色素又被溶解。

(二)氧化分化剂:其作用实际上是种简单的漂白,如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高铁氰化钾和过锰酸钾等,这些都是一些氧化剂,可将组织上所有的染色剂无选择地氧化而呈无色,犹如漂白作用。但由于这种氧化作用的速度较慢,首先脱去的必是染色较浅的,染色较深的组织细胞还可保留部分染色剂,这样就达到了分化的效果。

(三)媒染分化剂:媒染剂能促使组织细胞和染色剂相结合。如果将已染色的切片再放到媒染剂的溶液中,则可使已经和组织相结合的染色剂脱去,这是媒染剂的另一种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又可称之为“媒染分化剂”。它对组织既能使染料附着,又能脱去染料,二者初看似乎矛盾,其实不然,这是因为染色剂和媒染剂的比例关系不同,当溶液中媒染剂的量超过了染色剂的量时,占有压倒优势的媒染剂就把已经和组织细胞相结合的染色剂夺取过来,使组织细胞脱色,即为分化现象。当然,含染料较少的组织必然先被脱色,而着色较浓的组织随着分化时间的控制,即可保留必要的颜色,从而达到分化的目的。既然分化剂有脱色的作用,因此分化剂本身也是脱色剂。一张褪色的切片,需要再染时,第一步就是用脱色剂加以处理。在常规染色中,分化剂必须严格掌握,再根据经验进行镜下观察,控制染色效果。

七.变色反应和正色反应 大多数染料可将组织染成同一颜色的不同深度;例如:酸性品红总是将组织染成不同色调的红色。淡绿染成不同色调的绿色。这些染色反应最后目的所呈现的颜色和染色剂的颜色相同,称为正色反应。然而有些组织成份可被煤焦类,某些碱性染料染成与染料不同的另一种颜色;如黏液用甲苯胺蓝可染成红色,而其余组织则染成不同色调的蓝色。此种染色反应最后目的物所呈现的颜色和染色剂当初的颜色不同,则称为变色反应。也叫做异染现象。这种组织称为显示异染性,这种染料叫做异染染料。显示异染现象的主要组织成分有黏液,软骨和肥大细胞颗粒。

一、按来源可以分为 1.天然染色剂:主要是苏木素,胭脂红,地衣红,番红花。 2.合成染色剂: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苯衍生物。在生物染色中还使用一些无机化合物,如硝酸银,氯化金,磺,锇酸,高锰酸钾等。

二、按主要用途分为 1.胞核染色剂:苏木素,胭脂红,甲苯胺蓝,美蓝,孔雀绿等。 2.胞浆染色剂:伊红,淡绿,橘黄G,酸性品红,苦味酸等。 3.脂质染色剂: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硫酸尼罗蓝及油红等。

三、按染色剂分子中的发色团可分为九类 1.亚硝基类:发色团为亚硝基(-NO)如萘酚缘-B。 2.硝基染料:发色团是硝基(-NO2)如苦味酸。 3.偶氮类:发色团为偶氮基(-N=N-)属于这一类的染色剂的橘黄G,刚果红,俾士麦棕和许多苏丹类的脂质染色剂。 4.醌亚胺类:这类染料含有两个发色团,一个是印胺基(-N=),一个是醌型苯环,如硫堇,美蓝,甲苯胺蓝O,硫酸尼罗蓝,中性红,碱性藏红花O,焦油紫等。 5.苯甲烷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孔雀缘,浅绿,碱性品红,酸性品红,结晶紫,甲基缘等。 6.山叮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派罗宁,伊红Y等。 7.蒽醌染料:此类染色剂含有色原蒽醌,如茜素和胭脂虫酸。 8.噻唑类。 9.喹啉类。 8,9类染色剂使用极少。


四、按染色剂的化学性质分类 染色剂的干粉是稳定的盐类,它们在溶液中则电离成酸性或碱性染色剂。如酸性染色剂,能够产生氢离子(H+)或其它阳离子(Na+),而其本身成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者。这类染色剂一般用于染细胞浆,如伊红Y,苦味酸,橘黄G等。碱性染色剂,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 --)或其它负离子(如Cl-),而本身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者。这类染色剂常用于染细胞核,如碱性品红等。

1.酸性染色剂:色原——助色团——Na→[色原-助色团]+Na+。常用的如伊红,酸性品红,苦味酸,橘黄G,刚果红,水溶性苯胺蓝,淡绿等酸性染料常用以染细胞浆等碱性成份。


2.碱性染色剂:色原——助色团——Cl→[色原-助色团]++Cl。常用的如苏木素,卡红,次甲基蓝,甲苯胺蓝,硫堇,美蓝等碱性染料常用以染细胞核等酸性成份。严格地说,酸性染色剂的溶液并不一定呈酸性。同样,碱性染色剂的溶液也未必呈碱性。所谓酸性和碱性染色剂仅指它们电离后其分子的主要染色部分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因此称为阳离子型染色剂或阴离子型染色剂更为适当。常规H.E染色中苏木素染液的PH值约为7,此时胞核的化学成份电离产生H+,而其本身成为带电荷的阴离子,所以被阳离子型的碱性染料剂所着色。伊红染液为弱酸性。细胞的化学成份从溶液中获取H+而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因此与阴离子型的酸性染色剂(伊红)相结合,染作红色,这就是H.E染色分别显示核和胞浆的机制。

3.中性染色剂:这是酸性染色剂和碱性染色剂的复合物,又可称为复合染料。是由碱性染料(色碱的盐)和酸性染料(色酸的盐)配制而成。其中染色剂的分子很大,所以往往水中溶解度较低,需用酒精做溶剂。血液学中的血液涂片经常使用的瑞氏染色剂及姬姆萨染色剂就是这种混合染色剂。其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可分剔使核、胞浆和颗粒着色。”供组织学诊断用的优秀常规染色剂,不仅须使细胞核和细胞浆有选择性着染,也要使结缔组织着色。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切片适当分色,可使这些结构得以区分,胞核表现为蓝色,胞浆和结缔组织纤维呈各种色调的粉红,因此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常规染色剂。

一、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基本原理 苏木素是最早用于生物学上的天然染色剂之一,百余年来,一直是生物学实验室最常用的组织学中细胞核的染料,它是从苏木树的树心中提炼出来的,为浅褐色结晶或淡黄褐色的粉末状物。易溶于乙醇、甘油,也可溶于热水。苏木素本身没有染色能力,它经过氧化后,能产生具有染色能力的苏木红,苏木红又称为氧化苏木素或苏木因。苏木素变成苏木红的过程叫作“成熟”。成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配制好的苏木素液在开口瓶中放置两个月以上,让其在日光和空气中的氧的作用下使之氧化。故一般地盛苏木素的瓶子放在向阳处,时间愈长,染色的效果愈好。常配制一大瓶,备长期使用。另一种方法是在苏木素液中加入氧化剂,如磺酸钠,过锰酸钾,氧化汞,双氧水等。用这种方法成熟与用第一种方法者不同的是,它放置时间愈长,染色的效果愈低。这是因为苏木红被继续氧化可生成无色的化合物,故一次不宜配制过多,还应放置40C冰箱内避光保存以延长使用时间。它的优点是配制后即可使用。成熟的苏木素对组织并无亲和力,须加入含金属离子的媒染剂,才能达到染色的目的。一般用于明矾苏木素的媒染剂为钾明矾或氨明矾。主要是利用明矾中的铝离子和苏木红结合形成的铝沉淀色素为紫蓝色,对染色质有很大的亲和力,水和酒精都不能使其褪色。用于铁苏木素的媒染剂是三价铁离子,苏木红的铁沉淀色素为黑蓝色,不溶于水,因此,故不能配制大量含媒染剂的混合液,一般用时现配,或在染色过程中,先用铁明矾媒染,然后再染苏木素,如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即是。常规苏木素染色的对比染色是用伊红,也有采用焰红,因为焰红比伊红色泽更鲜明,此外还有采用橘黄G,比布里希猩红,波尔多红等作为对比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组织病理学中,是一种日常使用最为广泛的常规染色方法。一张优质的染色切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以此作为病理诊断的确切依据。再根据此染色切片所见,分别进行不同的特殊染色。

二、染液的配制 在实验室内常用的苏木素染液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仅是染色时间以及比较每种染色方法彼此的优缺点,不过各有优劣。 (一)苏木素染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Harris氏苏木素液 甲液:苏木素 1g

     无水酒精     10ml

乙液:硫酸铝钾 20g

     蒸馏水       200ml

丙液:一氧化汞 0.5g 经典的配制方法是,先将甲液加热溶解后,密封待用,再将乙液加热溶解至沸,去火,待溶液仍处于小沸腾状态时再将甲液徐徐倾入其中,全部混合后,再使溶液在短时间内加热至沸腾,去火,最后,将氧化汞缓慢倾入溶液中(氧化汞一定要慢慢少量分次加入,切忌急躁。因氧化汞倒入后,溶液会迅速膨胀易沸出容器外而发生危险。)此时液体变为深紫色,待氧化汞全部放入后,再将溶液加温至沸腾片刻,立即将溶液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并缓缓地连续摇晃至溶液完全冷却为止。隔夜后过滤,加入冰醋酸(按5%比例)混匀,再过滤后保存于冰箱内备用。 我们在实验工作中摸索了一种Harris氏苏木素的配制方法,染色效果很好,特介绍如下。 配方:(配制2000ml)

      苏木素                                  9g
      硫酸铝胺(铵明矾)                      200g
      氧化汞                                  7g(5—10g)

冰醋酸 100ml 蒸馏水 2000ml 器具:

      3000毫升三角烧瓶                        1个
      200毫升量筒                             1个
      1000毫升量筒                            1个
      漏斗                                    1个(大)
      滤纸                                    1大张

另备脱脂棉、电炉、湿抹布、大称量纸、流水槽等。 (器具要求达到化学洁净) 配法: 1.将苏木素溶于100毫升无水乙醇中,密封备用。 2.将200克铵明矾溶于20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至沸。 3.去火。加入苏木素酒精搅拌,加热至沸。 4.去火。缓缓加入氧化汞。 5.微火煮至有金属膜产生。 6.去火。以湿抹布包住三角烧瓶的颈部。迅速放置于冷水浴中冷却,缓缓摇动烧瓶至液体完全冷却为止。 7.静置避光过夜。棉花过滤。滤液中加入冰醋酸(按5%的比例加入),混匀,滤纸过滤,备用。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苏木素液,未经使用的可长期置冰箱(冷藏)内保存。 2.盛液体的烧瓶要质优并且容积要大,防止忽速冷却对破裂和煮沸时液体溢出。 2.Hansen氏苏木素液 甲液:苏木素           1g    无水酒精          10ml 乙液:硫酸铝钾(钾明矾)     20g    蒸馏水           200ml 丙液:高锰酸钾          1g    蒸馏水           16ml   先将甲液加热溶解,然后将乙液加热溶解,将甲、乙两液混合。再将丙液溶解后缓缓滴入,待全部混合后,再次煮沸一分钟,冷却后过滤,即可使用。 3.Heidenhain氏铁苏木素液 甲液:硫酸铁铵(紫色结晶)    5g    蒸馏水           100ml 乙液:苏木素           0.5g    无水酒精          10ml    蒸馏水           90ml   此液要求硫酸铁铵只有紫色的透明结晶才能使用;苏木素是溶于洒精中然后加水。苏木素液需放置4-5周才能成熟。临用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合后使用。(也可先将苏木素用无水酒精配成5%的贮备成熟,用时取10毫升加蒸馏水至100毫升使成乙液)   此苏木素液能染许多结构,但只能用于退行性染色法,需要熟练的分化,初学者宜用减半浓度的铁明矾分色,熟悉后再用原浓度分色。   此液与其它的苏木素染色技术有两个不同a.媒染剂与苏木素分开使用。b.所用的媒染剂亦用作为分色剂。 4.Ehrilich氏酸性苏木素液 主要应用一般染色和粘液,骨组织的染色 配方: 苏木素 2g

         纯酒精             100ml
         甘油               100ml
         蒸馏水             100ml
         冰醋酸             10ml
         钾明矾             15g
   将苏木素溶于纯酒精,再将钾明矾溶于蒸馏水中,溶解后将甘油倾人混合,然后加入苏木素酒精混合,最后加人冰醋酸,溶液全部混合后,应暴露在日光下使其自然成熟,时间约要三个月。(若加人300毫克碘酸钠,使苏木素迅速氧化则可立即使用。)此液贮存愈久染色力愈强。(可保持数年之久)染色时间5——20分钟,结果甚佳。

5.Delafreld氏苏木素液 主要应用于一般染色,弹力纤维的染色。 甲液: 苏木素 4g

          纯酒精          25ml

乙液: 饱和铵明矾水溶液(约 10%)40毫升 丙液: 甘 油 100ml

          甲 醇           100ml
   先将苏木素溶于酒精,再将甲液混合在乙液中,置于白色瓶中并暴露在阳光下约一周,然后过滤,将丙液加人滤液中,待溶液呈暗灰色时再过滤,滤液密封保存。

6.Mayer氏明矾苏木素液 主要应用于一般染色,骨组织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配方: 苏木素 0.1g

         钾明矾        5g
         碘酸钠        0.02g
         拘椽酸        0.1g
         水合氯醛      5g
         蒸馏水        100ml
   先将苏木素及水煮沸溶解,加人钾明矾与碘酸钠,搅动直到全部溶解为止。再加人水合氯醛和拘椽酸,完全溶解后染液呈蓝紫色。加热煮沸五分钟,冷却后过滤即成。
   此染液染切片5——15分钟,不需分化,充分水洗后,可使细胞核显蓝色并且非常细致清晰,通常用于对比染色。

7.Weigert氏铁苏木素液 甲液 苏木素 1g

          无水酒精(或 95%酒精)          100ml

乙液 29%三氯化铁水溶液 4ml

          蒸馏水                           95ml
          盐酸                             1ml
   临用时,取甲、乙液等量混合即可应用。混合时应将乙液加人甲液内,染液呈紫黑色。铁苏木素不能象明矾苏木素一样配制后可放置贮存备用,因铁与染色剂的色素根会化合生成不溶性沉淀,所以铁作媒染液时,必须与染液分别配制和分别保存,染片时临时混合应用。
   由于这是一种铁苏木素,它将胞核染成黑色。能抵抗在对比染色液中所含分色剂的脱色作用,且不会被光线退色,因此比钾矾苏木素染色较为持久。

8.Mallory氏磷钨酸苏木素液(PTAH) 配方: 苏木素 0.1g

         磷钨酸       2.0g
         蒸馏水       100ml
   将苏木素于2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将磷钨酸溶于80毫升蒸馏水。苏木素液冷却后加人磷钨酸溶液中混合,置放人有阳光处数星期至数月才成熟。此液可久放,若急用时可加人0.177克高锰酸钾促其成熟。
   该染色剂对神经组织及纤维素是一种较为卓越的染色剂。

9.Mallory氏磷钼酸苏木素液

         苏木素             1g
         10%磷钼酸水溶液   10ml
         水合三氯乙醛        6—10g
         蒸馏水              100ml
   暴露于阳光下氧化一周,用时过滤。此染色剂主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染色。

10.Bohmer氏苏木素液

          苏木素            1g
          纯酒精            10ml
          钾明矾            20g
          蒸馏水            200ml
   将苏木素溶于酒精稍加温。钾明矾溶于蒸馏水,两液混合置烧杯或广口瓶中,以纱布或棉花封盖,在阳光下约l-2个月自然成熟的苏木素液面可见一层金属膜样物。组织切片染色用5——10分钟,以盐酸酒精分化。

(二)分化液

   1%盐酸酒精,是最常用的分化液。
   配方:     70%酒精        99ml
               浓盐酸         1ml

(三)还原液

  1.氢氧化氨液:
   配方:     浓氨水        1ml
              蒸馏水        99ml
  2.饱和碳酸锂液:
   配制:     碳酸锂        1g
              蒸馏水(冷)  78ml
   3.流水冲洗还原。

(四)伊红染液

   伊红为砖红色粉末状或酱红色结晶,是最常用的胞浆染料。又名为曙红,它是萤光黄的四溴衍生物。曙红本身溶于醇而不溶于水,也称为醇溶性伊红,它的钠盐,钾盐或铵盐可溶于水,因此称为水溶性伊红。
   配方:    伊红Y(水溶)      0.5—lg
             蒸馏水              99ml

若取用伊红Y(醇溶性)应溶于99ml75%或95%的乙醇中。若在伊红液中加人0.5毫升冰醋酸,可加速其染色过程,并使胞浆的色泽更为艳丽。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