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木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evl.) Rehd.

中文名 掌叶木

拉丁科名 Sapindaceae

中文科名 无患子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贵州、广西

现状 稀有种。由于常年采种榨油,破坏严重,加上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生境,更新困难,若不加以保护,将有灭绝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 500

海拔上限(米) 900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3一15米;树皮黄白色,呈薄片状脱落;小枝黄褐色,有散生皮孔。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4一11厘米;小叶通常5,稀3-4,不相等,纸质,侧生的椭圆形,中间的椭圆状倒卵形,长约侧生小叶的2倍,先端急渐尖,基部宽楔形,下延,下面疏生圆形、暗红色腺点,侧脉9一12对;小叶柄长1一1.5毫米。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0一12厘米;花小,黄色至白色,两性;花梗、萼片外密被黄白色踪点,萼片5,卵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两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花瓣4一5,为萼片长的2一3倍,外被紧贴柔毛;雄蕊7一8;子房具长柄,纺锤形。蒴果梨形,红褐色,连柄长2.2一3.2厘米,直径5一12毫米;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有2重假种皮。

特性 主要产区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8.3℃,1月平均温8.4℃,7月平均温26.3℃,年降水量1303.3毫米。土壤主要为石灰岩上发育的薄层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pH值6.5--7.5。大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石沟、洞穴、漏斗及缝隙等处,土层浅薄,根系露出岩石表面,沿着岩石的节理、石隙间延伸生长,以适应水肥分散的喀斯特生境,萌发性强,通常在树干基部或树桩上萌发许多幼枝。为喜光树种,在林内弱光下生长不如林缘或林内空旷处。3月底至5月初开花,10月果熟。天然下种能力弱,在林内很难见到幼苗,幼树;种子富含油脂,易被动物咬食。

保护价值 掌叶木是残遗于我国的单种属植物,为亚热带石灰岩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有树种之一。其系统位置介于无患子科与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之间,对于阐明上述两科的亲缘关系和研究无患子科的系统发育均有科研价值。种子可榨油,供食用等。

保护措施 应选择分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点),加强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引种、育苗、造林等科学研究,以扩大本种资源。

栽培要点 果实成熟后随即采收,将蒴果摊放阴干,待果实裂开,取出种子放在盛有少量碱水的容器中,轻轻揉搓,除去假种皮,洗净晾干,沙藏。种子寿命短,翌年春季点播或当年秋播。并可用扦插或压苗法繁殖。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