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木姜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Litsea pierrei var. szemois Liou

中文名 思茅木姜子

拉丁科名 Lauraceae

中文科名 樟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云南(景洪、勐腊、勐海)

现状 濒危种。思茅木姜子是我国西南部热带季雨林的罕见树种,分布区很窄。由于产地的森林遭受不断地破坏,种群的数量更为稀少,且生境恶化,不利于它的天然更新。

海拔下限(米) 800

海拔上限(米) 15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5一3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绿色或褐色,无棱角,髓不中空;顶芽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3一5厘米,无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下陷,下面黄绿色,侧脉每边7-9;叶柄长2一3厘米。伞形花序3-5个生于短枝上呈总状花序;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6一9,花丝长,外露,有黄色短柔毛,腺体圆形,有短柄,花药4室;子房卵圆形,有黄色短柔毛,花柱外露,柱头盾状。核果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先端平截,质薄;果柄长约1厘米,无毛。

特性 分布区地处我国北热带季雨林地带。年平均温约20-21℃,最冷月平均温在11一14℃以上,没有冬季,下界的极端最低温约4℃左右,上界可出现0℃以下低温,但为时甚短,全年无霜;年降雨量约1 300毫米以上,随着海拔增高可多至1 6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但旱季雾多,变得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或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思茅木姜子为中、上层乔木成分,能忍受一定的庇荫。在海拔较低的沟谷常与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B1.) Teysm.etBinn.、千果榄仁Terminaliamrriocarpa Huercket Muell.-Arg.、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dilleniifolia P.Y.Paiet P.H.Huang、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 Hu等混生。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保护价值 思茅木姜子为我国热带季雨林的稀有树种。木材细致,美观,为良好家具和建筑用材;种子含油,主含月桂酸,可提取芳香油,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 思茅木姜子生长地区多属保护区,应加强爱护,促进天然更新。生于保护区外的林木应严禁乱伐,并引种栽培,扩大种植。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