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米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强化米(enriched rice)也称营养强化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营养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目前,用于大米营养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

  简介   食用强化米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补充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的正常需要,减少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种米粉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受消费者欢迎。

  大米为何需要“强化”

  大米皮层和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碾米过程中, 随着皮层和胚芽的碾脱,所含的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大米的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另外,大米在淘洗过程中,也会损失许多的营养成分。对普通大米进行营养强化,不仅可以补充其流失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加大米本身缺乏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赖氨酸、铁和钙等。

  国内外推广情况

  中国

  中国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营养强化大米的说法。  最近(以2010年4月30日为对照时间),添加了6种营养物质的营养强化大米在北京宣布上市。据了解,此次推出的营养强化大米添加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4种维生素以及铁、锌2种矿物质。添加营养素的方法是把需要添加的营养素制作成和大米粒相似的营养粒,按2%的比例和真大米放在一起。

  营养强化大米在全国的推广,目前主要是倡导性政策,而非强制性。

  美国

  美国1936年最早提出食品强化概念,1942年分布第一部食品强化法规。美国的营养强化面粉推广了很多年,大米的强化比例只占大米总量的6%。

  2008年奥运会上,田径金牌获得者中70%来自主食营养强化国家。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将营养强化食品列入发展重点。

  日本

  日本推广营养强化大米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战后的日本经济水平较低,而且大米歉收,人们在蔬菜、副食方面的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1952年政府出台“营养改善法”,在政府控制流通的大米里强制添加维生素B1和钙,再通过配给制度强制性地将“强化米”推向市民餐桌。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国民营养状况整体上差异不大,强化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本人的营养水平。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经济水平的好转和粮食产量上升,日本人的营养水平得到提高,大米的配给制逐渐取消,营养强化大米也就不再强制推行。加上很多日本人觉得营养强化大米的口感不好,因为添加了营养物质,有的大米还变了颜色,所以很多人也就不愿意再吃这种大米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营养强化大米就逐渐淡出日本人的生活。让多数人同吃一种营养强化米的时代恐怕不会再来了。

  现在,日本的超市、商场中,已经很难见到营养强化大米,倒是在网上还能买到。不过,这种大米中添加的营养物质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分补铁、补钙、补锌等不同种类。现在这种营养强化大米一般的对象是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他们会在医生或者保健专家的建议下,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来选择含有哪种营养物质的大米。

  目前,日本的食用大米消费总量中,精米占29%,减家药米占27%,有机及无农药米占22%,营养强化米及其他仅占3%。营养强化大米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日本不重视大米的营养价值。目前,在日本最受欢迎的是胚芽米,也就是在胚芽阶段就上市的大米,因为这个阶段的大米营养价值最高,虽然这种米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三四倍,却很畅销,占大米消费总量的19%。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日本电视节目中介绍各种食物营养搭配的节目也很常见,比如教人们在做米饭时,在精米中加少量杂谷,这样,既能增加营养,又能改善消化功能。

  韩国

  大米是韩国人的主食。不过韩国人普遍更相信天然产的大米。很多人认为,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靠对天然产品的吸收,而不是靠人工添加。就算有些营养成分在大米里获取不了,也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比如泡菜和豆类食品。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