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梨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品种来源:原产英国,1770年由韦勒(Wheeler)在波克斯(Berkshive)地方发现,系自然实生苗。1871年自美国引入山东烟台。

果实性状:果实较大,壮树负荷适量时,单果重250克,果实为粗颈葫芦形。树势衰弱或留果过多时,单果重在200克以下,果梗一端变尖。壮树结果少时,果大,果面深绿色,凹凸不平。采收时果皮黄绿色,贮后黄色,阳面有红晕。弱树红晕明显,果面也较光滑。果肉乳白色,采后经一周左右后熟最宜食用。果肉肉质柔软,易溶于口,石细胞极少,多汁,味浓香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6%~15.8%,品质极上。山东省中西部采收期为8月中旬,半岛地区为8月下旬。果实不耐贮藏,最适宜制作罐头,是鲜食、制罐的优良品种。

栽培习性:巴梨是树势不稳定的品种,幼树生长旺盛,枝条直立,呈扫帚状或圆锥状,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较强,单枝生长量大。幼树一般3~4年始果,直立枝上的短枝需经1~2年演化才能形成果枝,有腋花芽结果习性。枝干较软,结果负荷可使主枝开张直至下垂。初盛果期树势健壮,以短果枝群结果为主,丰产潜力大。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时,产量下降,易受冻害并易感腐烂病,使树株寿命缩短,其丰产年限远不如白梨系统品种。

栽培要点:巴梨适应性较广,但以温暖气候为适宜。黄河以北栽培,在大年树体贮藏营养少时,冬季易发生枝干冻害。胶东半岛和鲁西部栽培巴梨生长结果表现较好。巴梨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对土质适应性较强,但以冲积砂壤土最好。在山地及河滩沙地,树势弱,坐果率低,果小,缩果病也重。土质差时,应注意改土并增加肥水。巴梨以豆梨、褐梨作砧木较好。巴梨大面积栽植必须配置授粉树,如红考蜜斯、三季梨、伏茄梨、香水梨、长把梨等。巴梨适宜密植,株行距2~3米,采用篱壁形整枝,每公顷栽1 500株左右。山地栽植时树冠中小型,株行距一般3~4米;平原地栽植时树冠高大,株行距一般4~5米。根据巴梨树势不稳定的特点,幼树期及时控制促使结果,成龄树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壮树稳产。抗腐烂病能力较弱,注意防治。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