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瓜栽培技术(下)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5 冬春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季节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差异,现以栽培技术最为复杂的冬春大棚早熟栽培为例,介绍如下:

5.1 培育壮苗

培青壮苗是小西瓜早熟丰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苗龄适当(30~35天,3叶1心),下胚轴粗壮,子叶肥大完整,真叶舒展,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不散坨不伤根,幼苗生长一致。育苗方法有常规培育自根苗和嫁接育苗2种。

冬春大棚早熟栽培最适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生产上有盲目抢早的趋势,早播固然可以相应提早采收,但苗弱,结果期低温寡照,果个小,产量不高,有一定难度和风险。

小西瓜早熟栽培育苗是在隆冬严寒季节,苗床应设置在大棚中部光照最充足的部位,与大棚方向一致做成宽1.2~1.4 m的高畦,底部铺设电加热线(70~100w/m2),畦上架设小拱棚覆膜保温,双层覆盖基本上可以满足温度要求,必要时可在小棚上临时加盖草帘、无纺布防寒。如播种期推迟,床底不必设电加温线。

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富含有机质,疏松、保肥、保水、促进发根,因此必须在使用前堆制腐熟后备用。播种前浇透底水,抢晴天播种,畦面覆膜增温,促进出苗。苗期采取分段变温管理:出苗前维持较高温度(30~35℃),多数种子出土后,揭除地膜,适当降温(白天25℃,夜间18℃左右),抑制下胚轴伸长;当第1片真叶展开后适当升温(白天28℃左右。夜间20℃左右),以促进生长,并改善光照条件,使在30~35天内达到以上壮苗标准,不发生僵苗和徒长苗;移植前5~7天降温炼苗,提高瓜苗适应性,便于定植。

大棚轮作周期短,为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提高植株耐寒性,提早采收,有些地区采用嫁接育苗,小西瓜砧木应用生长势较弱的葫芦专用砧,嫁接方法为顶插接。

5.2 定植

5.2.1 基肥 栽培地选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3年未种过葫芦科作物,土质疏松的田块。小西瓜需肥量较普通西瓜少,自根苗为普通西瓜的70%,嫁接苗为普通西瓜的50%。早熟栽培用肥量增加,各地施肥量和施用方法差别悬殊。通常在前作收后翻耕冻垡,改良土壤,越冬后全面施有机肥每667m2 1500kg、过磷酸钙25kg,翻耕,做畦时施三元复合肥30~40 kg;4m棚做2个高畦,6m棚做3个高畦。

山东昌乐前泉村的经验认为小西瓜种植密度高,留瓜茬次多,采收期长,产量不比普通西瓜低,因此需肥量大,他们十分重视基肥和造墒,以维持生长期间水分和养分的均衡,防止裂果。每667m2 施腐熟有机肥6m3(较普通西瓜多2m3),三元复合肥50kg,分层施用。方法是:开深沟,将掘出的士先回填一半,把70%的基肥施人,倒翻拌匀,灌水造底墒,然后将剩下士的2/3再回填,把剩下的30%基肥施入,翻倒混匀后再浇水,以烧透填平为准。然后将三元复合肥撒人翻匀,耙平后沿中线做15m的小高垄,覆膜扣小棚,准备定植。

5.2.2 种植密度 小西瓜大棚栽植密度因栽培方式和整枝方法不同而异。目前仍以爬地式栽培为主。大棚跨度4.0~4.5m、每棚分做2个高畦。平均行距2.0~2.25m,株间距离35~50cm,每667m2栽苗600株左右。上海南汇大棚结构和畦式与前相同,采用四蔓整枝,株距66cm,每667m2栽苗450株。而采用五蔓整枝,株距78cm,每667m2栽苗380株,嫁接苗栽植的株数还可适当减少。由于小西瓜种子价格昂贵,种植密度有向稀植方向发展的趋向。山东昌乐小西瓜每667m2栽苗800株,三蔓整枝,每667m2保持2400条基本蔓。

5.2.3 适时栽植 早春大棚定植时期,应掌握土温稳定在15℃以上。气温在12℃以上,抢晴天进行。定植前1周苗床加强通风。最低气温降至8~10℃,并结合分级选苗采用移动幼苗位置的方法进行囤苗,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发根,淘汰弱苗、病苗、僵苗和愈合不良的嫁接苗。

定植过程中避免伤根,减少浇水,以免降低土温,土壤墒情好时可以不烧水,随后盖上小棚棚膜,午后再盖其他各层覆盖物,以保持夜间温度。

5.3 田间管理

5.3.1 温度、光照管理 大棚栽培早期采用多层覆膜以提高其保温性,但削弱了棚内的光照,同时也影响棚温的升高速度,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难,故原则上应兼顾保温和增光二者的关系。

5.3.1.1 缓苗期 需较高的温度,白天维持30℃左右,夜间15℃,最低10℃,土温维持在15℃以上。夜间多层覆膜,日出后由外及内逐层揭膜,午后由内向外逐层覆盖。

5.3.1.2 发棵期 白天保持22~25℃,超过30℃时应开始通风。通风不仅可调控温度,而且可降低空气湿度,增加透光率,补充棚内CO2,提高叶片同化效能。午后盖膜的时间以最内层小棚温度10℃为准,高时晚盖,低时早盖,阴雨天提前覆盖,保持夜间12℃以上,10cm土温为15℃。

5.3.1.3 伸蔓期 营养生长期的温度可适当降低,白天维持25~28℃,夜间维持在15℃以上,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和瓜蔓的伸长,不需多层覆盖时,应由内向外逐步揭膜,当夜间大棚温度稳定在15℃时(定植后25~28天),拆除大棚内所有覆盖物。

5.3.1.4 开花结果期 需要较高的温度,白天维持30~32℃,夜间相应提高,以利于花器发育、授粉、受精和促进果实发育。

5.3.2 整枝 由于小西瓜前期长势弱,果形小,适于多蔓多果,故以轻整枝为原则。留蔓数与种植密度有关,密植时留蔓数少,稀植时留蔓增加,整枝方法有以下2种:

(1)6叶期摘心,子蔓抽生后保持3~5个生长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长,摘除其余子蔓及坐果前由子蔓上抽生的孙蔓,构成了三至五蔓整枝。该法的优点是各子蔓间的生长与雌花出现节位相近,可望同时开花结果,果形整齐,商品率高,便于管理。

(2)保留主蔓,在基部留2~3个子蔓,摘除其余子蔓和坐果前发生的子、孙蔓,构成三至四蔓整枝。该法的优点是主蔓顶端优势始终保持,雌花出现早,提前结果,形成商品果,但影响子蔓生长结果,结果参差不齐,商品率低,增加栽培管理困难,如肥水管理不当可引起部分裂果。

5.3.3 促进坐果,合理留果

5.3.3.1 留果节位 以留主蔓或侧蔓上第2、3雌花为宜,使果实生长占有较多叶面积,可以增大果形。

一、二茬瓜每株留2~3个瓜,留2个瓜个较大,可达1.5kg以上,留3个瓜则果个较小,其后结瓜数多,果个小且不整齐。至于低节位(6~8节),留果问题可根据植株营养状况进行适当取舍,生长势较强的可以保留,虽然果形较小,但亦可以形成商品果,有经验的瓜农常留低节位果以争取早熟。

5.3.3.2 促进坐果 小西瓜适宜节位雌花开放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特别是在前期低温、弱光条件下授粉效果更好。有些品种前期雄花发育不全,缺少花粉,可预先配植少量雄花量多的普通西瓜,提供花粉,以利结果。只有在连续阴雨又无花粉的情况下,才使用坐瓜灵等激素促进坐果,并正确掌握其适宜浓度和使用方法,否则易造成畸形、裂果等。

5.4 适时追肥浇水,保持水分养分均衡

小西瓜在施足基肥、浇足底水、重施长效有机肥的基础上,头茬瓜采收前原则上不施肥、不浇水,若表现缺水,于膨瓜前适当补充水分。当头茬瓜多数已采收,二茬瓜刚开始膨大时,应进行1次追肥,以氮、钾肥为主,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50Kg,于根外开沟撒施,施后覆土浇水。二茬瓜采收时可再施1次追肥,施肥量和方法同第1次,但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小西瓜植株上挂有不同茬次的果,因此,植株自身调节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较强,裂果现象就比较轻。

上海南汇小西瓜追肥技术较简单,头茬瓜采收后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尿素各20kg,二茬瓜采后再重复追肥1次,施用量同上次,并结合防病用0.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5.5 其他管理

包括除草、理蔓、剪除老叶、防治病虫害等。理蔓是保持田间叶片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照,以增加通风透光,防止病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拱棚(特别是小拱棚)栽培畦宽一般2m左右,瓜蔓伸展受到限制,合理布局有利于瓜蔓伸展,叶片合理分布,使前期果坐在畦面上。

6 采收

小西瓜从雌花开放至果实采收时间较短,在适温条件下较普通西瓜早7~8天,约需25天。大棚早熟栽培果实发育期气温较低,头茬瓜(4月间)仍需40天左右,二茬瓜(5月中旬前)约需30天左右,三茬及以后茬次(5月下旬以后)只需22~25天。坐果后挂牌标记是适时采收的重要依据,同时采收前试样,开瓜测定。采摘生瓜会严重影响品质,特别是黄肉品种。适熟时采收品质佳,且可减轻植株负担,有利于其后的生长和结果。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