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名】夏枯草(《本经》)

  【英文名】 SPICA PRUNELLAE

  【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inn.

  【科名】唇形科 Labiatae

  【别名】【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东中药》),棒槌草(《中药志》),干叶叶(《陕西中药志》),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湖南药物志》),六月干、棒头柱(《闽东本草》)。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 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 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 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

  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亦产。

  西藏、云南尚以刚毛夏枯草的花穗及果穗同等入药。

  【植物形态】Prunella vulgaris Linn.多年生草本,高13—40厘米。

  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或疏生锯齿。

  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顶端突成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长椭圆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   

   小坚果褐色,长椭圆形,具3棱。 

  花期5~6月。

  果期6~7月。 各地常见,生长在荒地或路旁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各地。茎、叶、花序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花穗含夏枯草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采制】夏季当果穗半枯时噪下,晒干。

  【性味功用】 苦、辛,寒。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成分】夏枯草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1 克,蛋白质2.5 克,脂肪0.7 克,碳水化合物11 克,胡萝卜素3.76 毫克,维生素B20.21 毫克,尼克酸1.2 毫克,维生素C28 毫克。

  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3%是氯化钾)等。

  花穗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香酮、熊果酸、夏枯草甙。

  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功用主治1】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功用主治2】

  (1)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2)清热散结: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

  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③《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

  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④《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⑤《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

  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性味】苦辛,寒。

  ①《本经》:味苦辛,寒。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辛。

  【归经】入肝、胆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贮藏】置干燥处。

  【制剂】夏枯草膏

  【备注】

  (1)粗毛夏枯草Prunella hispida Benth,云南、西藏也作夏枯草入药。

  (2)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3)用于瘰历痰核。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

  煎剂(100毫克/公斤)注射于麻醉犬,可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但易产生急速耐受;如给带有皮桥的犬服夏枯草。

每日2次,每次2克/公斤,也可使血压有所下降;对肾性高血压犬,连续服药2周后,血压有中等程度之降低,停药后又恢复至原初水平。

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

切断迷走神经后,夏枯草的降压作用显著减弱。

对在位及离体兔心、离体蟾蜍心脏,均见有兴奋现象,均认为降压非由于对心脏的抑制所引起。

在蟾蜍下肢灌流中,煎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在用夏枯草的总无枫盐的用量与煎剂相当时,未出现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用量相当于煎剂一倍以上时,降压程度仅及煎剂的1/4~1/6;灌胃给药,虽降压作用出现较迟,但持续却较久,故认为夏枯草的降压与其中所含的无机盐无关。

近年来有人对上述试验作了重复验证,测得夏枯草茎、叶的酊剂(30%醇)中含钾量即相当高,约83毫当量/毫升,穗中含量较少;口服对正常麻醉犬未出现明显降压作用;煎剂在除去其中无机盐后,降压作用即甚微,即夏枯草静脉注射,对麻醉动物的降压作用,不能排除其中所含的无机盐(主要是钾)的因素,故其降压成分及降压原理均有待研究。

②抗菌作用据体外初步试验,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

其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对小鼠的实验性结核病,夏枯草可使肺部病变有所减轻。

③其他作用夏枯草煎剂(1:50~1:200)可使家兔离体子宫出现强直收缩。

对离体兔肠,高浓度能增强蠕动。

曾报告夏枯草煎剂能抑制小鼠S-160肿瘤及艾氏腹水癌的生长,但死亡率反较不给药组更高,故实为其毒性作用。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