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鬼伞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墨汁鬼伞(Common Ink-Cap) 拉丁纲名Basidiomycetes,中文纲名担子菌纲,拉丁目名Phallakes;中文目名鬼笔目,拉丁科名 Phallaceae ,中文科名 鬼笔科,拉丁名,Coprinus atramentarius,定名人 (Bull.) Fr.

有研究报道:培养墨汁鬼伞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玉米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7.5;最适料水比为1∶1.4(培养料含水量为58.3%).

【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 它是广泛分布的真菌,当与酒一起食用是会有毒的。当采摘时,它会释放出黑色的液体,这些液体曾一度被用作墨汁的代替品。

【植物形态】 • 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当开伞时一般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未开伞前顶部钝圆,有灰褐色鳞片,边沿灰白色具有条沟棱,似花瓣状,直径4cm,或更大些。蕈伞:呈卵形,随着成熟扩展而变成稍具脐突状,灰至灰褐色,会从边缘缓慢的溶解 没有显著的蕈幕残留物蕈褶:边缘白色,相当紧密 蕈柄:基部有红褐色细纤维菌肉初期白色,后变灰白色。菌褶很密,相互拥挤,离生,不等长,开始灰白色至灰粉色,最后成汁液。菌柄污白,长5-15cm,粗1-2.2cm,向下渐粗,菌环以下又渐变细,表面光滑,内部空心。孢子印黑色。孢子黑褐色,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光滑,7-10μm×5-6μm。褶侧囊体圆柱形,多而细长。

【生态习性】 春至秋季(晚秋),在林中、田野、路边、村庄、公园等处地下有腐木的地方丛生。往往形成一大堆多达数十枚。一般生在木上,在秋天可以于草原、草地及广阔的地方找到。主要生长在北半球,而在澳洲亦可以找到。生于田野、树林和庭院中柳、杨等阔叶树基部附近或草丛中。产于加格达奇、新林等地。

【分布地区】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苏、湖南、福建、台湾、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地区,世界分布广泛常见于北温带。

【经济用途】可食用,但也有人食后中毒。尤其与酒或啤酒同食均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不安,心跳加快、耳鸣、发冷、肢麻木、脸色苍白等。最初常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毒素被认为是胍啶(quanidine),也有认为起作用的是四乙基硫代尿咪(disulfiram)样毒素。有记载含有鬼伞素(coprine)引起反应。据记载此种还有腐胺(putrescine)。此菌可药用,助消化、祛痰、解毒、消肿。子实体煮熟后烘干,研成细末和醋成糊状敷用,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疽。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高达100%。有时出现在培栽草菇的堆物上,争夺营养,甚至抑制草菇菌丝生长。

【化学成分】 含异戊胺、苯乙胺、腺嘌呤、6-氧嘌呤、尿狗酸、咪唑乙酸、咪唑丙酸、咪唑乙醇、组氨酸、精氨酸、胆碱,胍、甜菜碱、尸胺等。 又含色氨酸、色胺、核黄素(210国际单位)。

【毒性】 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有着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使乙醛积聚在体内。乙醛是乙醇的代谢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征状的物质。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这些征状在吃了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会出现。 【制法】 煮熟后烘干。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 益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 【用法用量】研成细末和醋调成糊状敷用。 【注意】饮酒时食用可能引起中毒。 【备注】此菌不可新鲜时日晒,否则整个子实体将潮解成墨汁。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