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蕊兰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Diplandrorchis sinica S. C. Chen

中文名 双蕊兰

拉丁科名 Orchidaceae

中文科名 兰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辽宁(桓仁)

现状 濒危种。双蕊兰是兰科中最原始的植物之一。仅分布于辽宁东部山区,分布范围很狭窄,非常珍奇稀有,近年来多次到模式产地采集均未再发现,目前已面临绝灭状态。

海拔下限(米) 700

海拔上限(米) 80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腐生草本,高17--24厘米;根状茎短而弯曲,粗约2.5毫米,具稍肉质的细根。茎直立,圆柱状,不分枝,粗4—5毫米,乳白色;无绿叶;鞘4枚,互生,膜质,圆筒状,稍胀大,长2—3厘米,无毛,先端斜卵状。总状花序长6-8厘米,具17朵花;花直立,淡绿色,几不扭转,具乳头状短柔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8毫米,膜质;萼片与花瓣均离生,斜展,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宽1.5毫米,侧花瓣3,与唇瓣相似,近长圆形,比萼片略短而狭;蕊柱直立,连同花药长2.5毫米,无蕊喙;能育雄蕊2枚,着生于蕊柱顶端,直立,1枚与中萼片对生,另1枚与中央花瓣(唇瓣)对生,花丝极短,花药近卵形,2室,长约0.6毫米,宽0.4毫米,花粉成团状,每药室1个;柱头顶生,近盘状,子房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2.5毫米,胚珠多数。

特性 分布区为温带湿润型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为-14.2℃,7月平均温为23℃,年平均温为6.2℃,年降水量894毫米,土壤为暗棕壤。双蕊兰是腐生植物,生于海拔700-800米的柞林下腐殖质深厚的土壤。花期8月。

保护价值 双蕊兰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对兰科的系统演化,亲缘关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保护物种也有作用。

保护措施 应加强辽宁新宾县大东沟新分布点的保护,严禁砍伐森林和采挖植株。在模式产地桓仁老秃子应继续调查寻找,发现活植物后要重点保护,有关单位应栽培繁殖和迁地保护。

栽培要点 可参考兰科植物的栽培方法。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