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蒿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种中文名: 博乐蒿 种拉丁名: ArtemisiaboratalensisPoijak. 种别名: 形态特征: 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密被白色的长柔毛,呈银灰色。茎从基部分枝,丛生。不育枝上叶与基生叶具柄,叶长圆形,二回羽状全裂,裂片具小裂片一对,长椭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mm;中下部叶具柄或毛,长圆形,一至二国羽状全裂,小裂片条状披针形,长2–5mm,具1–2对条形假托叶,花期早枯;上部叶无柄,羽状全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无梗,排列成或宽或窄的圆锥状,偶尔成总状;总苞钟状,长3–5mm,宽2一3.5mm;总苞片3层,外层密被长柔毛;小花营状,两性。瘦果卵圆形,淡黑色(图77).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国外在苏联中亚也有分布。

生物生态特征: 博乐蒿是中温超旱生小半灌木。在新疆以博乐蒿为主的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博乐谷地,沿天山北坡山麓洪积扇,由西向东分布,海拔在600–1000m之间.它所处的土壤为壤质,沙壤质的荒漠灰钙土和灰棕荒漠土。博乐蒿常组成单优势种群落,植株高度在良好的条件下可达50cm以上。群落总盖度可达20–30%。种类组成一般2–3种,有时多至18种。奇台西部群落中有类短生和短生植物层片发育。在土壤砾质化加强时,博乐蒿常与超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群落。形成从属层片的小半灌木主要有小蓬(NanoPhytonerinaceu。)、盐生假木贼(Anubasissalsa)、木地联(KochiaPras-trata)、无叶假木贼(A.aphyua)等所组成。群落盖度15一25%。博乐蒿是一种耐旱性很强的植物,其原因是博乐蒿有较长的主根,可达50cm以上。侧根也较为发达,能够吸收较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地上部分的良好生长发育.博乐蒿叶子密被绒毛,可以大大地减少水分的蒸腾损失,这一特性也使博乐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博乐蒿4月返青,开花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结实期在9月中下旬。 饲用价值: 博乐蒿是荒漠带重要的优良牧草之一。适口性较好,各种家畜都喜食,羊最喜食,牛和马在冬季喜食,骆驼仅偶尔采食。春季适口性尚可,补饲食盐可提高采食率。从晚春到开花期(7–8月)因有苦味,适口性差,此时家畜很少采食。经秋季霜打后,挥发油消失,对各种家畜的适口性均有所提高。特别是绵羊和山羊喜食果实部分。博乐蒿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相当高(表77)矿物质成分也相当丰富,是家畜秋季催肥抓膘的好牧草。下雪后,各种家畜都乐意采食。冬季生殖枝上的叶片基本脱光,家畜只能采食枝条但营养枝保留程度尚好,叶片也脱落少,羊和马扒雪采食低矮的营养枝和基部叶片。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