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拟单性木兰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丁名 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

中文名 云南拟单性木兰

拉丁科名 Magnoliaceae

中文科名 木兰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云南(文州山)、广西(大苗山)、贵州(榕江)

现状 濒危种。云南拟单性木兰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及贵州东南部的局部地区。由于天然林遭到乱砍滥伐,残存的大树已不多见;又因雄花及两性花异株,两性花植株较少,有些产地仅见雄株,幼树、幼苗极为罕见,若继续滥伐,将有可能灭绝。

海拔下限(米) 1400

海拔上限(米) 15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0米,全株各部无毛;小枝鲜绿色,托叶环痕明显,节间短而密,呈竹节状。叶薄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5一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上面鲜绿色,有光泽,侧脉(7一)12一16对,在两面均隆起;叶柄长1-2.5厘米,无托叶痕。雄花及两性花异株,白色,芳香;雄花的花被片12,外轮3,倒卵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窄,长约4厘米,内3轮肉质,窄倒卵形或匙形,长3.5一3厘米,基部渐窄,雄蕊约30枚,长约2.5厘米,花药内向开裂,花丝鲜红色;两性花的花被片及雄蕊与雄花相同,雌蕊群绿色,窄椭圆状卵圆形,长2.5厘米,具短柄,心皮10-20。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长约6厘米;菱形,成熟前相愈合,熟时背缝开裂;种子扁,长6一7毫米,宽约10毫米

特性 分布区跨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雾日多,年平均温15.8--22℃,年降水量1250--1750毫米,干雨季明显,雨季多集中在5--10月,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多为山地黄壤或黄红壤,石灰岩山地亦能生长。在土壤潮湿、肥沃、枯枝落叶腐殖质层较厚(10--15厘米),有机质含量10%以上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上生长良好。阳性树种,其幼苗、幼树多生于半荫蔽的东南坡或东北坡的林缘,过于荫蔽的林下很少有幼苗生长。常与大叶木莲Manglietia megaphylla Hu et Cheng、大叶新木姜子Neolitsea levinei Merr.、滇粤山胡椒Lindera metcalffiana Allen、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及五加科、安息香料、山矾科、金缕梅科等植物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花期5月,果期9--10月。

保护价值 云南拟单性木兰是木兰科中从两性花退化为雄花及两性花异株的植物,对研究该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本种树干挺拔、材质优良、树冠浓绿而宽广,是重要的用材和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 云南西畴县小桥沟已规划为自然保护区,应将此种列为保护对象。广西大苗山及贵州榕江也应加强保护,严禁砍伐,并采种、育苗,扩大种植。

栽培要点 与乐东拟单性木兰相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