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的人工养殖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乌鳢的人工养殖

一、乌鳢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乌鳢体黑色、圆鳞,上有许多斑点很像蝮蛇花纹,头如蛇头,头两边鳃弧上部有“鳃上器”,有呼吸空气的本能,口裂大,捕食方便。

(二)生活习性 乌鳢属底栖鱼类,喜居水草丛生的静水或微流水水域;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环境中生存。水中缺氧,它可以依靠鳃上器在空气中呼吸。即使没有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就可以存活1周以上。乌鳢跳跃能力很强,成鱼能跃出水面1.5米以上,6.6~10厘米的鱼种能跃离水面0.3米以上。因此在池中饲养要注意防逃。 三)食性 乌鳢为凶猛鱼类,纯肉食性且贪食,在食物缺乏时有残食同类的现象。食物的组成随个体的增大而改变。30毫米以下的幼鱼以浮游甲壳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为食。80毫米以下幼鱼以昆虫、小鱼虾类为食。成鱼阶段主要以银鲫、刺鳅、蛙类为食。成鱼生殖期停食,处于蛰居状态。

(四)生长与生殖 乌鳢生长迅速,当年孵化的幼鱼到秋季平均可达15厘米,体重50克左右,5龄鱼可达5千克左右。在水温20℃时,乌鳢生长最快。黑龙江乌鳢3年性成熟,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亲鱼的大小有关,全长52厘米的亲鱼怀卵量3.6万粒,全长35厘米的亲鱼怀卵量为1万粒左右。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6月末。产卵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亲鱼能在水草中用牙拔草营筑环形鱼巢,产卵受精后亲鱼潜伏在鱼巢下守护。卵为浮性,卵膜薄而透明,当水温26℃时,36小时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全长3.8~4.3毫米,侧卧漂浮于水面下,运动微弱,6毫米时卵黄油球位置变换,鱼苗呈仰卧状态,9毫米的鱼苗开始摄食。乌鳢有护卵和仔鱼的习性,从卵产出时起至幼鱼达10毫米这一阶段,雌雄鱼潜伏其旁守护,防止蛙、鱼类袭击其卵和幼鱼。10毫米时,亲鱼停止对仔鱼的保护。

二、乌鳢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鱼的腹部稍膨大、松软,生殖孔突出,腹部和腹鳍条呈灰白色。雄鱼腹部较小,生殖孔微凹,腹部和腹鳍条呈蓝黑色,胸部有很多斑点。(左图为雌鱼,右图为雄鱼,下表为雌鱼与雄鱼的具体区别点)


雄 鱼

体形

腹部膨大突出,圆滑松软 腹部较小,肥软

体色

胸部鳞片白嫩色,亦有的个体呈微黄色,腹部无黑斑,体色较淡 胸腹部有较多的灰黑色,蓝黑色花纹,体色较深,充分成熟时体测呈现出暗紫红色

鳍条

背鳍上斑点较大、模糊、排列不规则,呈半透明淡黄色;腹鳍淡黄白色,灰白色;尾鳍上有两条黑色斑纹背鳍上的圆点较多,自上而下排列整齐,腹鳍有黑色的条纹;尾鳍上有三条以上的黑斑蚊

生殖孔

大而突出,圆形,椭圆形,粉红色,充分成熟时鲜红色,生殖孔突出 狭小而微凹,呈三角形,充分成熟时呈微红色,红色圈较小

(二)亲鱼的培育

乌鳢在自然条件下,性成熟率通常只有40%~50%。所以在大规模生产鱼种时,必须专塘培育。在繁殖期前2~3个月,选择雌鱼体重1000~1500克,雄鱼1500~2000克,体质健壮、个体均匀、性腺发育好的3龄左右的乌鳢作亲鱼。采取驯化投饵,强化培育,分塘饲养的方法,以鲜活小鱼虾、畜禽下脚料为动物性饲料,辅助少量植物性饲料,适当注水和排水,以确保亲鱼性腺的正常发育。使用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乌鳢催产。雌鱼500克体重用鲤脑垂体2.5~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1200个国际单位,雄鱼减半。采取两次胸腔注射法,第一次上午8时左右,注射总剂量的l/3,间隔12小时,注射第二针,注射总剂量的2/3。催产后将雌雄鱼配对放人产卵池。当水温23~30℃时,17~18小时即能产卵受精。孵化受精卵黄色、圆形,相互连成片状上浮于水面,可捞出集中于孵化池中或在塑料大盆中。孵化水泥池的规格为10米X5米X0.7米,1次可放受精卵50万粒,池上应搭栅,避免阳光直射。孵化期间应尽量保持水温恒定,水温20~22℃,孵化需45~48小时;水温26℃时,孵化需36小时。60厘米直径的塑料大盆可放受精卵5000~8000粒。盆应放在室内,加水15厘米深,要控制水温、水量和光照。

三、乌鳢的苗种培育

(一)鱼苗的培育

刚孵化的鱼苗腹部有膨大的卵黄囊,待卵黄囊吸收后,每天喂两次蛋黄,并投喂一定量的小型浮游动物。2天后即可转入育苗池进行培育。

1.育苗池 面积60~100平方米,水深60厘米。育苗池要提前2周用生石灰清塘。注水后,施入发酵好的有机肥100千克,培养浮游动物。鱼苗下塘前两天全池泼洒豆浆。

2.鱼苗下塘 按每平方米投放仔鱼0.5万尾。开始可投喂人工捕获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尔后靠池内人工施肥、泼洒豆浆培育浮游动物。1周后,在池内放人一定量的麦穗鱼、卿鱼等性成熟的鱼类,靠其自然产卵 繁殖鱼苗作饵料鱼。乌鳢鱼苗生长快,驯化过程中,投喂部分野杂鱼和人工合成饲料。鱼苗到了3厘米左右即可分池塘培育鱼种。此阶段需20天左右。

(二)鱼种培育

1.鱼种池清塘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按常规清塘消毒,并培育好浮游动物。

2.放养密度 每0.067公顷放养6万~7万尾。

3.投喂 驯化投饵,投部分野杂鱼虾和人工配合饲料。体长3厘米乌鳢500~600尾每天需500克切碎的虾,以后每 5天增加250克。

4.加强饲料管理 一是鱼苗入池要在清晨上风头处。二是鱼苗必须肥水下塘,以免鱼苗集群窒息死亡。闷热天晚上要及时疏散鱼苗,防止集群。三是经半个月饲养,如发现鱼苗规格不齐,要分池,以仿大鱼吃小鱼。四是鱼种培育过程中必须调节好水质。水泥池1~2天换1次水,土池7-10天注1次水,每次注20~30厘米。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浓度为10~20ppm。生物调节水质是按每0.067公顷放鲢鱼寸片500尾,用以摄食浮游植物,控制水质过肥。乌鳢鱼苗经过2个月的培育,体长可达8~13厘米,即可作为鱼种放入成鱼池养殖。

四、乌鳢的成鱼养殖

(一)混 养

1. 与鲢、鳙、草等家鱼混养 乌鳢规格要比其他鱼小一半以上。放养时间比主体鱼晚一些;放养量不宜过大,4~4.5厘米的乌鳢每0.067公顷放30~50尾。日常管理以主养鱼为主,不需为乌鳢投饵,秋季出池每0.067公顷可获体重约0.5千克的乌鳢20千克左右。

2.与罗非鱼混养 池壁上部应设有1.5米高的网栏,防鱼跳出。池水深1.5米,水中种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每0.067公顷放10厘米的乌鳢鱼种600尾,饲养过程中分选两次,保持规格一致。池中的罗非鱼,用网圈养在一起,其幼鱼可穿出网外,供乌鳢食用,最终每0.067公顷放养密度150尾左右,产乌鳢100千克以上。

3.与草、鲢亲鱼套养 在草、鲢亲鱼池套养乌鳢,用乌鳢吃掉亲鱼池中的小鱼虾,避免了投饵的浪费。套养密度为50克/尾的鱼种每0.067公顷放养15尾左右,不需专人投喂,即可迅速长大。出池可获乌鳢10千克左右。

(二)单 养

1.池塘要求 面积0.033~0.1公顷,水深5米。池底为泥质,池堤要高出水面80厘米,以防乌鳢跳跃逃跑。放养前要晒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投施有机肥培育水质。

2.放养规格及密度 投放3~5厘米的鱼种每0.067公顷1500尾,成活率70%,成鱼规格0.5于克以上,每0.067公顷产量可达500千克以上。

3.水质要求 水源水量充足,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最好微流水。

4.投饵 以投喂鲜活小鱼虾、蝌蚪效果最好,投喂数量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而定。如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从夏花驯化开始,中途可加喂活鱼虾。人工饵料要求粗蛋白在40%以上,制成颗粒状。投喂人工饵料可置于竹箩里;吊于水中,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5.饲养管理 要大小分档饲养,池中要适当养殖一些水生植物,注意调节水质;及时防治鱼病。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