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贡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七佛贡茶是四川省青川县的名茶,产于青川县七佛乡。常温干燥条件下储存。

  种植条件

  茶区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

  发展历史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地标地理

  青川地处岷山东段和秦岭南麓,北方干燥、寒冷天气不易侵袭,东南季风带来的潮湿空气,加上境内地形系山地地貌特征,东南低、西北高、河流溪沟密布、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呈现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69%,无工业“三废”污染源,茶书中曾论述:“高山云雾出好茶”。而我县茶区均属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高山云雾多,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大,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长。

  青川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片岩、页岩等风化而成,海拔1100米以下为黄壤和黄棕壤,垂直带谱明显。土壤养分充足,自然含硒量高,土壤PH值4.5——6.5,土层厚度在90cm——200cm以上,茶园坡度15°——25°之间。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大于13g/kg,有效N、P、K含量分别大于95mg/kg、80 mg/kg、80 mg/kg。

  七佛贡茶产于风景秀丽,温度适中,气候宜人,具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青川县,有独特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拔适中,云雾弥漫,日照时间长,腐殖土壤质含量高,茶区无工业污染源,是茶叶生长的理想环境。清澈的青竹江水培育出优质的七佛贡茶,其色泽明亮,汤清叶绿,浓醇鲜爽,有独特的兰花香气。具有叶片厚、内质优、滋味醇、香气浓、耐冲泡等特点,是醇正的天然饮品,曾获“中茶杯”一等奖、银奖和“甘露杯”金奖等多项殊荣。七佛贡茶营养丰富,富含大量的咖啡碱、蛋白质、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份。较甘肃文县“碧峰玉叶”、四川旺苍“米仓山”、四川巴中“巴山春芽”绿茶更有地理环境优势和品质优势。

  文化背景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青川县七佛乡则是中国茶叶的故乡。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现在在青川县七佛乡依然能见到许多野生的大茶树。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公元前11世纪商末周初已有种茶产茶的迹象:周武王灭纣后,巴族地方出产的“……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地“园有……香茗”。这是有关茶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载。根据史料考证分析,当时的七佛乡就是巴的茶叶主产区。

  唐代是中国历史文化兴盛的时期,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茶区进一步扩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己有76个州产茶,茶叶名品有150多个。当时从百姓到宫廷,饮茶进一步普及,以茶示礼,茶入诗画,茶会、斗茶、禅茶、品茶和茶道等都逐步形成和完善。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和成熟的标志。女皇武则天幼年时便钟爱家乡七佛之茶,当政之后地方官吏为讨女皇欢心,特在七佛大佛滩置贡茶园。贡茶园至今遗迹尚存,高墙古树,依然透着皇家风范。七佛贡茶亦因女皇而名扬天下,还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1]

  品质保障

  七佛贡茶的独特品质是因为七佛乡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其品牌名称也是因为武则天曾在七佛乡建立贡茶园而得名的。现在整个青川32个乡镇都可以使用七佛贡茶这个地理标志品牌,但正宗的七佛贡茶是用七佛乡当地原生态的古茶树鲜叶制作而成的。其它乡镇所产的茶叶及七佛乡本地引进的现代良种所加工出来的七佛贡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七佛乡就有三家茶叶加工厂,他们所产的七佛贡茶我都有喝过。其中绿勾茶坊规模最小,但其生产的绿勾牌七佛贡茶却是完全采用当地原生态茶树鲜叶加工。其品质更有保障些。

  地标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七佛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

  保护范围

  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青川府〔2007〕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乔庄镇、孔溪乡、板桥乡、瓦砾乡、茶坝乡、黄坪乡、大坝乡、关庄镇、苏河乡、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茅坝乡、凉水镇、大院回族乡、竹园镇、马鹿乡、七佛乡、楼子乡、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沙州镇、营盘乡等3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茶树品种

  秦兴“1号”、秦兴“2号”茶树品种为主,“名选131”等作为搭配品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600 m至1500m,土壤值4.5至6.5,坡度在15°至25°之间。

  (三)栽培技术要求

  1. 育苗:茶苗采用无性繁殖,扦插育苗。

  2. 种植规格:双行密植栽培,大行1.5m,小行35cm,株距35cm,密植度≤400株/公倾。

  3. 茶树修剪:采用幼树3次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进行修剪。

  4. 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圈肥和油枯(饼肥),圈肥用量为140kg/公倾,油枯用量为70kg/公倾。

  5. 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农药。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分级

  1. 采摘时间:每年3月上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根据鲜叶等级要求,分期分批留叶采摘。

  2. 采摘要求:

  (1)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90%,一芽二叶初展<10%以下,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油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和红叶。

  (2)一级鲜叶:一芽一叶>70%以上、一芽二叶初展<3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翠绿,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3)二级鲜叶: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三叶初展<10%,色泽绿润,夹有少量幼嫩的对夹叶。

  3. 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均匀一致。

  (五)加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1)机制: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烘干→包装→入库。

  (2)手工:摊青→青锅→摊凉→分筛→辉锅→分筛→再辉锅→包装→入库。

  2. 工艺要求:鲜茶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一般在4cm至6cm左右,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外形状扁、平、直、光,色泽油绿、绿润。香气高香而持久且有春兰花香之味,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整明亮。

  2. 理化特征:氨基酸含量3.5%至4.5%;茶多酚含量19.0%至24.0%;含硒量0.31mg/kg至0.33mg/kg。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青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七佛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产品荣誉编

  目前,七佛贡茶已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其产区划定在青川32乡镇,全县茶园面积13.3万亩,可采摘面积8万亩。2010年年产茶2000吨,2010年青川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之乡”,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同时授予七佛贡茶“中华文化名茶”的荣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品质保证!2009年,再次荣获全国中茶杯“特等奖”。

  2014年6月25日,经专家评审,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十大类别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日前由省政府公布。其中由青川县文化馆申报的七佛贡茶茶饼制作工艺以“传统技艺”入选。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