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49 2007年5月1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22:14 2007年8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122.5.20.158 (Talk)

下一个→
第3行: 第3行:
soy sauce soy sauce
[[category:j]] [[category:j]]
 +
 +1.概述:酱油采用豆麦和盐酿制的咸的液体调味品,它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因此酱油的味道十分鲜美适口,且其营养十分丰富。酱油按加工工艺不同又 可酿制成生抽、老抽、鲜虾抽、辣椒抽等不同的品种。
 +
 +酱油加工制做在我国历史十分悠久,比较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所著的《四民月令》,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记述了用酱油食疗的内容。久远的历史中人们创出了众多的名牌酱油,如番禺鲜虾抽、湖南“龙”牌、成都大王酱、苏州虾籽酱油等等。如今我国每年酱油出口量早已突破万吨关,产品主要输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
 +2.生产工艺:
 +
 +豆粕、皮→润水→蒸煮→〖SX(B〗种曲 冷却〖SX)〗→接种→通风制曲成曲加盐水→发酵→两次翻曲→成熟酱醪淋油→生酱油配兑→加热灭菌→澄清过滤→装瓶。
 +
 +3.质量标准:
 +
 +(1)感官指标:
 +
 +具有正常酿造酱油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不良气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不混浊、无沉淀、无霉花浮膜。
 +
 +(2)理化指标:
 +
 +(3)细菌指标:
 +
 +4.对出口酱油加工企业的管理:
 +
 +出口酱油加工企业必须符合原国家商检局发布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 http://www.foodmate.net/zhiliang/gmp/98.html 并经商检部门检查合格,获得登记证书后方可从事出口加工。
 +
酱油 酱油

22:14 2007年8月9日的修订版本

酱油

soy sauce

1.概述:酱油采用豆麦和盐酿制的咸的液体调味品,它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因此酱油的味道十分鲜美适口,且其营养十分丰富。酱油按加工工艺不同又 可酿制成生抽、老抽、鲜虾抽、辣椒抽等不同的品种。

酱油加工制做在我国历史十分悠久,比较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所著的《四民月令》,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记述了用酱油食疗的内容。久远的历史中人们创出了众多的名牌酱油,如番禺鲜虾抽、湖南“龙”牌、成都大王酱、苏州虾籽酱油等等。如今我国每年酱油出口量早已突破万吨关,产品主要输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生产工艺:

豆粕、皮→润水→蒸煮→〖SX(B〗种曲 冷却〖SX)〗→接种→通风制曲成曲加盐水→发酵→两次翻曲→成熟酱醪淋油→生酱油配兑→加热灭菌→澄清过滤→装瓶。

3.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具有正常酿造酱油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不良气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不混浊、无沉淀、无霉花浮膜。

(2)理化指标:

(3)细菌指标:

4.对出口酱油加工企业的管理:

出口酱油加工企业必须符合原国家商检局发布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 http://www.foodmate.net/zhiliang/gmp/98.html 并经商检部门检查合格,获得登记证书后方可从事出口加工。


酱油

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发展简况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生产工艺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酱油的原料处理 分为3步。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营养功效:

在烹调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提倡后放酱油,这样能够将酱油中的有效的氨基酸和营养成分能够保留。酱油具有解热除烦、调味开胃的功效。酱油含有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新加坡食物研究所发现,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它有助于养活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 C和E等抗氧化剂大十几倍。用少量酱油所达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相当。

食而有道:烹饪时酌量加入,每次10~30毫升。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应禁止食用酱油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烹饪绿色蔬菜时不必放酱油,因为酱油会使这些蔬菜的色泽变得黑褐暗淡,并失去了蔬菜原有的清香。

精选妙藏:优质酱油大都呈鲜艳的深红褐色,不混浊,无沉淀,无霉花浮膜,酱香浓郁,味鲜,咸淡适中,无异味。酱油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存储,尽量养活与空气的接触。保质期一般不低于6个月。

酱油是好几种氨基酸、糖类、芳香酯和食盐的水溶液。它的颜色也很好看,能促进食欲。 除了酿造的酱油外,还有一种化学酱油。那是用盐酸分解大豆里的蛋白质,变成单个的氨基酸,再用碱中和,加些红糖做为着色剂,就制成了化学酱油。这样的酱油,味道同样鲜美。不过它的营养价值远不如酿造酱油。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