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糖被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1:00 2007年4月2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5:40 2012年3月2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5行: 第5行:
(2)产生糖被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其菌落特征及血清学反应是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 (2)产生糖被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其菌落特征及血清学反应是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
-(3)荚膜等并非细胞生活的必要结构,但它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3)荚膜等并非[[细胞]]生活的必要结构,但它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
(4)细菌糖被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4)细菌糖被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category:微生物]] [[category:微生物]]

当前修订版本

细菌糖被的特点

(1)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居多。经特殊的荚膜染色,特别是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

(2)产生糖被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其菌落特征及血清学反应是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

(3)荚膜等并非细胞生活的必要结构,但它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

(4)细菌糖被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