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公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15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09 2017年9月30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mcategory:小吃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m]][[category:小吃]]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本公司属个体经营,地址位于[[山核桃]]的故乡—临安,主要经营临安山核桃和山核[[桃仁]]的经销批发,附带[[长寿果]]、杏仁等各类坚果炒货等产品的经销批发。本店经营的临安山核桃、山核桃仁都是自家的和当地收购的山核桃通过精心[[筛选]]后运到当地优秀的炒货厂进行加工的,所以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都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在实体店和淘宝网上的销售,我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广大的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讲诚信、重品质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因是自产自销,所以在产品价格上我们的优势也比一般批发商大,在客户中树立了无形的[[品牌]]!<br>每一笔生意我们都会用最真的诚意和最实的信用来对待,随时期待您的友好合作!+
-|主营产品或服务= 临安山核桃;山核桃仁;长寿果;杏仁;+
-|主营行业 = 炒货类 干果类 其他休闲食品 蜜饯类+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浙江省临安市+
-|员工人数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9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国光+
-|主要客户 = 实体经营和网络销售、批发+
-|年营业额 =+
-|主要经营地点 =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
-|主要市场 =大陆 港澳台地区 日本 北美+
-|经营品牌 =+
-|管理体系认证 =+
-|公司主页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1 63808587+
-|移动电话 = 13588801770+
-|传真 = +
-|地址 = 中国 浙江 临安市 锦城镇锦潭街临安人家西面营业房34号(晨曦小学对面)+
-|邮编 =311300+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分类==+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因而得名盲公饼。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盲公饼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百多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或有装纸盒和铁罐包装。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经销批发]] [[Category:浙江省临安市]]+ 
 +  名称由来
 + 
 +  盲人名叫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易,学成后,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颇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生二子,长子名叫奋兴,字豫斋,次子名荫源;豫斋长大后在馆中侍奉父亲。由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工作。豫斋乃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称为"肉饼"。盲公饼其实并非盲公所创,而是其儿子创制的,由于购买者习惯了到盲公处买饼,并将饼称为“盲公饼”。 (现盲公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用来喂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者日多。邻居为了获利,也仿制出售,但质量不及"正货",人们都拥向何声朝处买,向盲公买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公饼",辗转相传 ,盲公饼遂由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里,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百多年来,市场上盲公饼虽已名闻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拿 “盲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直到1952年解放后我市参加华南物资交流大会,为了推销佛山土特产品,才正式定商标为盲公饼。
 + 
 +  生产销售
 + 
 +  盲公饼自出名以后,购买者日众,并多以此为送礼佳品。初制时,饼形大于铜元,没有猪肉心,到1875年后,为了精益求精,才加猪肉心配制。创号合记后,历年来都是雇工12至13人进行生产,但实际生产人员只有七八人。每天产量一万斤左右,最盛时期是1933至1936年,每天加班生产至15一一16小时, 日产量两万多斤。多销往东莞、石龙一带,省内及港澳来佛山的旅客,多购盲公饼回去馈送亲友。合记号在解放前一向在鹤园社老铺用零沽形式出售,不设批发或代理,出口数量极少,也抗日战争前一年,出口只有四千八百斤,是用铁罐精装(无肉心)托洋船带货出口。日寇南侵,佛山沦陷,到处抢掠残杀,民不聊生,盲公饼的销路一落千丈,生产工人大都回乡务农。盲公饼的形式从此由大改小,由每个出售改为每筒出售(每十个为一筒)。日产300至400个,营业不振,有时几天也无开工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生产稍有恢复,工人也逐渐从农村返回佛山,但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生产仍没有很大发展,日产只有三万个,约等于战前大型饼的一万五千个,还未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
 + 
 +  制作特点
 + 
 +  盲公饼的制作,与一般饼食不同,有其独特之处,市场上出售的饼食,大都以面粉配制,而盲公饼则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百多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出口或送礼另有装纸盒和铁罐。
 + 
 +  制作方法
 + 
 +  基本材料
 + 
 +  生糯米粉1.5千克,炒熟的糯米粉1千克,绿豆粉2.5千克,白糖粉5千克,白芝麻500克,花生仁500克,熟猪油1.5千克,冰肉1千克。
 + 
 +  具体方法
 + 
 +  1.冰肉制法:将肥肉切成条状煮熟,放入冷水内浸泡5分钟,取出晾干,用白砂糖腌制1个星期。腌制过程中发现湿糖,要及时换糖。用时切成小薄片。
 + 
 +  2.炒熟的花生仁和芝麻,要磨成粉末。
 + 
 +  3.将绿豆粉、大米粉、熟糯米粉,放在案板上拌匀,拨成圆圈,将熟猪油、糖粉放入,加清水搅拌溶化,再加入芝麻、花生粉末,拌匀后把绿豆粉、米粉徐徐拨入揉成粉团。
 + 
 +  4.取粉团搓成小圆粒,用手掌轻轻压扁,放入饼模内,加一块冰肉在中央,然后把模四周的粉料合拢包着冰肉,再压平,取出放置在竹筛上。
 + 
 +  5.50℃温度烘40分钟左右,加温至120℃烘到饼的表面呈黄色,发出芬香气味,便可取出。

当前修订版本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因而得名盲公饼。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盲公饼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百多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或有装纸盒和铁罐包装。

  名称由来

  盲人名叫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易,学成后,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颇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生二子,长子名叫奋兴,字豫斋,次子名荫源;豫斋长大后在馆中侍奉父亲。由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工作。豫斋乃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称为"肉饼"。盲公饼其实并非盲公所创,而是其儿子创制的,由于购买者习惯了到盲公处买饼,并将饼称为“盲公饼”。 (现盲公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用来喂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者日多。邻居为了获利,也仿制出售,但质量不及"正货",人们都拥向何声朝处买,向盲公买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公饼",辗转相传 ,盲公饼遂由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里,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百多年来,市场上盲公饼虽已名闻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拿 “盲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直到1952年解放后我市参加华南物资交流大会,为了推销佛山土特产品,才正式定商标为盲公饼。

  生产销售

  盲公饼自出名以后,购买者日众,并多以此为送礼佳品。初制时,饼形大于铜元,没有猪肉心,到1875年后,为了精益求精,才加猪肉心配制。创号合记后,历年来都是雇工12至13人进行生产,但实际生产人员只有七八人。每天产量一万斤左右,最盛时期是1933至1936年,每天加班生产至15一一16小时, 日产量两万多斤。多销往东莞、石龙一带,省内及港澳来佛山的旅客,多购盲公饼回去馈送亲友。合记号在解放前一向在鹤园社老铺用零沽形式出售,不设批发或代理,出口数量极少,也抗日战争前一年,出口只有四千八百斤,是用铁罐精装(无肉心)托洋船带货出口。日寇南侵,佛山沦陷,到处抢掠残杀,民不聊生,盲公饼的销路一落千丈,生产工人大都回乡务农。盲公饼的形式从此由大改小,由每个出售改为每筒出售(每十个为一筒)。日产300至400个,营业不振,有时几天也无开工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生产稍有恢复,工人也逐渐从农村返回佛山,但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生产仍没有很大发展,日产只有三万个,约等于战前大型饼的一万五千个,还未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

  制作特点

  盲公饼的制作,与一般饼食不同,有其独特之处,市场上出售的饼食,大都以面粉配制,而盲公饼则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百多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出口或送礼另有装纸盒和铁罐。

  制作方法

  基本材料

  生糯米粉1.5千克,炒熟的糯米粉1千克,绿豆粉2.5千克,白糖粉5千克,白芝麻500克,花生仁500克,熟猪油1.5千克,冰肉1千克。

  具体方法

  1.冰肉制法:将肥肉切成条状煮熟,放入冷水内浸泡5分钟,取出晾干,用白砂糖腌制1个星期。腌制过程中发现湿糖,要及时换糖。用时切成小薄片。

  2.炒熟的花生仁和芝麻,要磨成粉末。

  3.将绿豆粉、大米粉、熟糯米粉,放在案板上拌匀,拨成圆圈,将熟猪油、糖粉放入,加清水搅拌溶化,再加入芝麻、花生粉末,拌匀后把绿豆粉、米粉徐徐拨入揉成粉团。

  4.取粉团搓成小圆粒,用手掌轻轻压扁,放入饼模内,加一块冰肉在中央,然后把模四周的粉料合拢包着冰肉,再压平,取出放置在竹筛上。

  5.50℃温度烘40分钟左右,加温至120℃烘到饼的表面呈黄色,发出芬香气味,便可取出。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