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盗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15 2009年4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51 2009年11月16日) (编辑) (undo)
奶酪 (Talk | 贡献)

 
第26行: 第26行:
成虫体长6.5—11mm,扁长椭圆形,深褐色至漆黑色,具光泽。头略呈三角形,前伸,额稍凹,上唇、下唇前缘两侧具黄褐色毛,上颚发达,[[触角]]11节棍棒状,末端3节向一侧扩展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胸、翅脉之间颈状连接,鞘翅长是宽的2倍,每1鞘翅上具7条纵刻点行。卵长1.5—2mm,椭圆形细长,一端略膨大,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18—21mm,头黑褐色,体灰白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央分开,中后胸背板各具黑褐色圆斑1对,腹部后半部粗大,尾端具黑褐色钳状臀叉1对,臀板黑褐色。蛹长8—9mm扁平形,乳白色至黄白色。 成虫体长6.5—11mm,扁长椭圆形,深褐色至漆黑色,具光泽。头略呈三角形,前伸,额稍凹,上唇、下唇前缘两侧具黄褐色毛,上颚发达,[[触角]]11节棍棒状,末端3节向一侧扩展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胸、翅脉之间颈状连接,鞘翅长是宽的2倍,每1鞘翅上具7条纵刻点行。卵长1.5—2mm,椭圆形细长,一端略膨大,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18—21mm,头黑褐色,体灰白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央分开,中后胸背板各具黑褐色圆斑1对,腹部后半部粗大,尾端具黑褐色钳状臀叉1对,臀板黑褐色。蛹长8—9mm扁平形,乳白色至黄白色。
 +
 +[[category:储粮害虫]]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名] 大谷盗   

[别名] 米蛀虫乌壳虫   

[学名] Tenebrioides mauritanicus Linne   

[ 目 ] 鞘翅目   

[ 科 ] 谷盗科    [寄主] 禾谷类豆类油料药材干果等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大米稻谷小麦玉米谷物的胚部,失去发芽率,破坏包装物,造成其他仓库害虫入侵。   

[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6.5—11mm,扁长椭圆形,深褐色至漆黑色,具光泽。头略呈三角形,前伸,额稍凹,上唇、下唇前缘两侧具黄褐色毛,上颚发达,触角11节棍棒状,末端3节向一侧扩展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胸、翅脉之间颈状连接,鞘翅长是宽的2倍,每1鞘翅上具7条纵刻点行。卵长1.5—2mm,椭圆形细长,一端略膨大,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18—21mm,头黑褐色,体灰白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央分开,中后胸背板各具黑褐色圆斑1对,腹部后半部粗大,尾端具黑褐色钳状臀叉1对,臀板黑褐色。蛹长8—9mm扁平形,乳白色至黄白色。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